天安字典

《杂诗七首》

时间: 2025-07-12 07:08:00

诗句

此身天地一蘧庐,世事消磨绿鬓疏。

毕竟几人真得鹿,不知终日梦为鱼。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2 07:08:00

原文展示:

黄庭坚的《杂诗七首》中的一首: 此身天地一蘧庐,世事消磨绿鬓疏。
毕竟几人真得鹿,不知终日梦为鱼。

白话文翻译:

这身躯在天地之间,就像一座小茅屋,
世事消磨了我的青丝,变得稀疏了。
究竟有几个人能真正得到鹿呢?
而我却不知整日里在梦中成了鱼。

注释:

  • 此身:指诗人自己的身体。
  • 天地一蘧庐:比喻自己在天地间的渺小和孤独,蘧庐指简陋的茅屋。
  • 世事消磨:世间的事务使人消耗、磨损。
  • 绿鬓疏:原意为青丝变得稀疏,指年华的流逝。
  • 真得鹿:这里的“鹿”可以理解为一种理想或追求的象征。
  • 梦为鱼:意指沉迷于虚幻或是无根的梦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是宋代著名的诗人、书法家,和理学家。他的诗风以豪放、清新著称,对后代影响深远。

创作背景:

该诗作成于黄庭坚晚年,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感悟与思考。诗人通过对身世的叹息和对世事的沉思,表达出一种无奈的情感,同时也展现了对理想的追求。

诗歌鉴赏:

《杂诗七首》中的此首诗,展现了黄庭坚对人生和理想的深刻思考。开头“此身天地一蘧庐”以简练的语言描绘出一种孤独与渺小的境地,仿佛在说我们在广阔的天地中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存在。接下来,通过“世事消磨绿鬓疏”,诗人感叹岁月无情,理想与追求在世事的冲击下逐渐消逝,青丝的稀疏象征着青春的逝去和理想的破灭。而最后两句则通过“毕竟几人真得鹿”,表达了对理想和追求的思考,几人能真正实现自己的梦想?最后以“梦为鱼”作结,揭示了诗人对生活的反思,梦中的鱼象征着虚幻的愿望和追求,诗人的心灵在追逐理想的过程中迷失了方向。整首诗情感深邃,意象丰富,既有对人生的感慨,也有对理想的追求,反映出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此身天地一蘧庐:诗人以“蘧庐”自喻,表现出对自身渺小的感悟。
  • 世事消磨绿鬓疏:通过“世事”,诗人强调了时间和生活的无情,青丝的消逝象征着人们理想的逐渐消磨。
  • 毕竟几人真得鹿:反问句式,强调理想的难以实现,暗示世人多半无法追求到真正的目标。
  • 不知终日梦为鱼:诗人自述在梦中追求不切实际的理想,表达了对人生无奈的感慨。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己比作“蘧庐”,突出渺小与孤独感。
  • 反问:通过“毕竟几人真得鹿”,增强了对理想追求的思考深度。
  • 象征:鱼象征着虚幻的梦想,鹿象征着理想的追求,构成了诗的核心意象。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人生的孤独、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无情,表现出一种对岁月流逝的无奈和对理想的渴望。诗人用细腻的笔触表达对人生的深刻思索,传递出一种哲理性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蘧庐:象征孤独、渺小的存在。
  • 绿鬓:象征青春与理想,消逝的青丝暗示梦想的破灭。
  • 鹿:象征理想与追求,值得追逐却难以实现。
  • :象征虚幻的梦想与无根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此身天地一蘧庐”中的“蘧庐”指什么? A. 高楼大厦
    B. 小茅屋
    C. 花园
    D. 湖泊

  2. “毕竟几人真得鹿”中“鹿”象征什么? A. 现实生活
    B. 理想与追求
    C. 年龄
    D. 时间

  3. 诗中“梦为鱼”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对现实的认同
    B. 对理想的渴求与迷失
    C. 对生活的满足
    D. 对时间的珍惜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鹿柴》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对比黄庭坚的《此身天地一蘧庐》和王维的《鹿柴》,两者均涉及理想的追求与自然的描写,但黄庭坚更侧重于个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而王维则通过自然景色表达出一种宁静与隐逸的生活态度,形成鲜明的对比。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黄庭坚诗集》
  • 《唐宋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即事六绝 即事六绝 即事 即事 即事 会稽六月初五日新米入市价减旧以升计之几十 黄致政挽诗二首 怀忠堂辞 贺吴兴郡王生日四绝 贺吴兴郡王生日四绝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处之绰然 巳字旁的字 半面之旧 車字旁的字 蟆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子字旁的字 徇私偏向 目睁口呆 龜字旁的字 伎作 余味回甘 提学 鸟字旁的字 搓磨 包含沙的成语 义山恩海 好梦难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