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3:10:37
原文展示:
夜坐示进之兼怀文叔
赵蕃 〔宋代〕
贫病人谁数,情亲肯见存。
掩窗同此夜,拨火共残温。
未暇饭饱吃,且从文细论。
平生松谷老,同姓与君敦。
白话文翻译:
贫困和疾病缠身,有谁会记得我?
但有情谊深厚的你,愿意来看望我。
我们一同关上窗户,在这夜晚,
共同拨弄火堆,分享残余的温暖。
没有时间去吃饱饭,
只能暂时放下,细细讨论文章。
我一生尊敬的松谷老人,
与你同姓,我们的情谊深厚。
注释:
- 贫病:指贫困和疾病。
- 情亲:指情谊深厚的朋友。
- 掩窗:关上窗户。
- 拨火:拨弄火堆。
- 残温:指火堆中残余的温暖。
- 未暇:没有时间。
- 饭饱吃:吃饱饭。
- 文细论:细细讨论文章。
- 松谷老:指作者尊敬的长者。
- 同姓:指与作者同姓的人。
- 君敦:指与作者情谊深厚的朋友。
诗词背景: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是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他的诗作多表现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风格清新自然。这首诗是赵蕃在夜晚与朋友进之相聚时所作,表达了对朋友的感激和对文学的执着追求。诗中提到的“松谷老”可能是赵蕃尊敬的长者,而“文叔”则是他怀念的另一位朋友。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在贫困和疾病中的孤独感,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文学的热爱。诗中“掩窗同此夜,拨火共残温”一句,描绘了作者与朋友在寒冷的夜晚共同取暖的情景,温馨而感人。而“未暇饭饱吃,且从文细论”则展现了作者对文学的执着,即使在生活困顿中也不忘探讨学问。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修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
诗词解析:
- 首句“贫病人谁数”直接表达了作者的困境,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冷漠。
- 第二句“情亲肯见存”则转折,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感激。
- 第三、四句通过“掩窗”和“拨火”两个动作,描绘了作者与朋友共度夜晚的情景。
- 第五、六句“未暇饭饱吃,且从文细论”展现了作者对文学的执着。
- 最后两句“平生松谷老,同姓与君敦”则是对友情和尊敬的长者的回忆。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掩窗同此夜,拨火共残温”中的“掩窗”与“拨火”,“同此夜”与“共残温”。
- 比喻:如“拨火共残温”中的“残温”比喻残余的温暖。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友情和文学,表达了作者在困境中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文学的热爱。
意象分析:
- “掩窗”和“拨火”:描绘了作者与朋友共度夜晚的情景,温馨而感人。
- “残温”:比喻残余的温暖,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感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松谷老”是指:
A. 作者尊敬的长者
B. 作者的朋友
C. 作者的亲戚
D. 作者的老师
- 诗中“未暇饭饱吃,且从文细论”表达了作者对什么的热爱?
A. 文学
B. 美食
C. 旅行
D. 艺术
- 诗中“掩窗同此夜,拨火共残温”描绘了什么情景?
A. 作者独自一人的夜晚
B. 作者与朋友共度夜晚
C. 作者与家人共度夜晚
D. 作者与学生共度夜晚
答案: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表达了作者对兄弟的思念和对战争的忧虑。
- 王维的《山居秋暝》:描绘了作者在山居中的宁静生活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对比:
- 赵蕃的《夜坐示进之兼怀文叔》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都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但赵蕃的诗更多地展现了作者对文学的热爱。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赵蕃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赵蕃诗集》:收录了赵蕃的全部诗作,是研究赵蕃诗歌的重要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