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3 00:19: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3 00:19:16
原文展示:
题彦真天开图画 赵蕃 〔宋代〕
湘山不为高,湘水未为远。 湘城几何家,湘景无不挽。 滕侯宅虽早,郭圃市之晚。 纡余直陂陁,突兀对偃蹇。 登临适正昼,亭榭惬深稳。 诗材浩无穷,画手羞用本。 虽然倏变化,正以发关键。
白话文翻译:
湘山并不算高,湘水也不算远。 湘城有多少人家,湘景无处不吸引。 滕侯的宅邸虽早建,郭圃的市场则较晚。 曲折直上坡陀,突兀相对而立。 登临恰逢正午,亭榭深稳令人惬意。 诗材丰富无穷,画手却羞于用旧本。 虽然变化迅速,正因此触发关键。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格清新,多写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此诗可能是他在湖南游览时所作,表达了对湖南山水和城市风光的赞美。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赵蕃游览湖南时,被当地的山水和城市风光所吸引,因此创作了这首诗来表达他的感受和赞美。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湖南山水和城市风光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诗中“湘山不为高,湘水未为远”表达了作者对湖南山水的亲切感,认为它们虽不宏伟,却别有一番风味。“湘城几何家,湘景无不挽”则进一步展现了湖南城市的繁华和景色的迷人。诗的后半部分通过对比滕侯宅和郭圃市,以及登临亭榭的感受,表达了作者对湖南文化和历史的深刻理解。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宋代诗人的艺术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湖南山水和城市风光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湖南文化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湘山”和“湘水”分别指什么? A. 湖南的山和湘江 B. 湖南的山和长江 C. 湖北的山和湘江 D. 湖北的山和长江
诗中的“滕侯宅”和“郭圃市”分别象征什么? A. 历史和文化,城市的活力 B. 自然之美,水的灵动 C. 人文之繁华,历史和文化 D. 城市的活力,自然之美
诗的最后一句“虽然倏变化,正以发关键”表达了什么意思? A. 变化迅速,启发灵感 B. 变化缓慢,启发灵感 C. 变化迅速,阻碍灵感 D. 变化缓慢,阻碍灵感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