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45: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45:12
无闷 眷西近有东野之戚,词以慰之
作者: 张慎仪 〔清代〕
冷雨凄其,悲风萧条,几日酿成奇灾。君忽赋杏殇,事难逆审。应是昙花一现,可再世羊环来重证。化机幽眇,无非气运,试凭天问。自省。六旬近。也蝉蜕轻抛,鸠巢拙捐。频枨触老怀曩时余恨。今日为君伤逝,傃黄歇江天泪还抆。无可奈强致温词,千万破愁无闷。
这首诗写道:冷雨凄凉,悲风萧条,几天之间造成了大灾难。你突然赋诗怀念已逝的杏花,事情难以逆转,或许这只是昙花一现,但也许还能重见天日。命运的变化幽深而神秘,归根结底只在于气运,试着向天询问,反省自己。六十岁已近,蝉蜕轻易抛弃,鸠巢也已拙劣地被遗弃。频繁地触动了我老怀中的旧恨。今天为你伤感逝去的时光,江天泪水仍在擦拭。无可奈何,只能勉强写出温暖的词句,却也无法消除心中的愁苦与烦闷。
作者介绍
张慎仪,清代诗人,生于书香世家,崇尚儒家思想,常以自然和人情为题材进行创作。他的诗风清丽而沉郁,注重情感的细腻表达。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之际,诗人借用自然景象表达内心的忧伤与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反映了个人与社会之间的悲剧感。
《无闷》是一首充满感伤的诗,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的交融,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追忆与哀伤。诗的开篇以“冷雨”和“悲风”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令人感受到自然界与人心的共鸣。接着提到“杏殇”,不仅是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也暗示了生命的脆弱与无常。
“应是昙花一现”一句,将诗人的思绪引向对短暂美好的感慨,表现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未来的迷茫。此处,诗人用“羊环”来象征希望与重生,反映出一种对命运的反思与期待。
在后面的描写中,诗人提到自己的年岁与过往的遗憾,情感愈发浓烈,显示出一种对生命的思考与哲理的追求。结尾时写道“千万破愁无闷”,尽管心中有无尽的愁苦,诗人依然努力用温暖的文字去抚慰自己和他人,这种积极的态度与对生命的热爱让整首诗充满了深刻的人文关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主要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与对逝去美好的怀念,尽管内心充满愁苦,诗人仍努力寻求心灵的慰藉。这种对生活的思考与对命运的反省,使得诗意深邃而富有哲理。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杏殇”最可能象征什么?
A. 友情
B. 美好事物的逝去
C. 战争的破坏
D. 自然灾害
“应是昙花一现”中的“昙花”比喻什么?
A. 美丽的风景
B. 短暂的美好
C. 永恒的爱情
D. 生命的意义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A. 无奈与愤怒
B. 希望与重生
C. 伤感与慰藉
D. 快乐与幸福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在李清照的《如梦令》中,同样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追忆与对美好生活的渴望,诗中也渗透着浓烈的个人情感。与《无闷》相比,李清照的作品更显细腻与柔情,而张慎仪则在《无闷》中注重哲理思考与对命运的反省,二者各有特色,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和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