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45: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45:00
作者: 李岳瑞 〔清代〕
类型: 古诗词
花外琼箫,春色二分,肠断曲屏山底。
正远梦醒初,篆烟香腻。
小槛霏红万点,渐化作濛濛燕支泪。
又踏青期误,丝痕絮影,尽随流水。
憔悴。遣无计。
怅钗约镜盟,浅深芳字。
问天际微波玉人归未。
旧恨东风漫省,更添送新愁鹃声里。
还怕剩一角斜晖,又被乱莺啼坠。
在花外轻声吹响的琼箫,春色正浓,令人肠断的是曲屏山脚下的景色。
正当我刚从远梦中醒来,香烟缭绕,令人陶醉。
小窗外红花纷飞,慢慢化作了细雨般的泪水。
又一次踏青却误了时机,细丝般的痕迹和絮影全都随流水而去。
我憔悴不堪,无计可施。
回想当年钗约镜前的誓言,字句浅显却意味深长。
我向天边的微波询问:那位玉人何时归来?
往日的怨恨在东风中渐渐回想,新的忧愁又在杜鹃声中加重。
我更怕那一角斜阳,竟又被喧闹的莺啼所打扰。
作者介绍: 李岳瑞,清代诗人,擅长咏物抒情,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和自然景观。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春季,表达了诗人对逝去爱情的怀念与思考,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个体情感的关注。
《无闷》是一首充满细腻情感的诗作,李岳瑞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内心的惆怅。诗开篇以琼箫声引入,营造出一种优雅而又淡淡忧伤的氛围,紧接着描绘了春色的迷人景象以及因恋情而产生的痛苦。诗中的“肠断”一词生动地表达了因思念而产生的深切情感,同时又通过“篆烟香腻”描绘出一幅令人陶醉的春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随着诗的深入,诗人逐渐转向对已逝时光的追忆,从“燕支泪”到“青期误”,反映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错过的惋惜。结尾的“又怕剩一角斜晖”则将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未来的迷茫与不安。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李岳瑞高超的诗歌技巧和深邃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探讨了对过去爱情的怀念与失落,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未来的迷茫。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乐器是什么?
诗人对春色的感受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