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08: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08:17
东越秋城夜,西人白发年。寒城警刁斗,孤愤抱龙泉。凤辇栖岐下,鲸波斗洛川。量空海陵粟,赐乏水衡钱。投阁嗤扬子,飞书代鲁连。苍苍不可问,余亦赋思玄。
在东越的秋夜,城市显得格外宁静,年迈的西方人正坐在那儿。寒冷的城池里,警报声响起,孤独的愤怒像是抱着龙泉剑一样。凤辇停在岐山之下,波涛汹涌的江水在洛川上翻滚。海陵的粮食无法测量,水衡的金钱也愈加匮乏。投阁的声音让扬子江上冷笑,飞书的笔迹代替了鲁国的传信。苍苍的天空难以追问,我也只能赋诗抒发我的思绪。
作者介绍:张继,唐代诗人,以其豪放、激昂的诗风著称,生于盛唐时期,曾任职于地方官员。张继的诗常常表现出对时事的关注和对社会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在一个秋夜,诗人受到李书记的赠送而作,表现了他对时局的感慨及个人的孤独与愤懑。通过对秋夜的描写,反映出社会的冷淡和对未来的迷茫。
《酬李书记校书越城秋夜见赠》是张继的一首抒情诗,诗中通过秋夜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愤懑。开篇以“东越秋城夜”引入,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又宁静的氛围,随即转向“西人白发年”,暗示着社会的无奈与时光的流逝。
“寒城警刁斗”一联,描绘出城市的紧张气氛,警报的声音似乎在提醒着人们身处的动荡与危险。这种孤独与愤怒的情感通过“孤愤抱龙泉”得以增强,诗人用龙泉剑象征着自己的理想与追求,尽管身处寒冷的现实中,仍然希望能够有所作为。
后面的“凤辇栖岐下,鲸波斗洛川”则通过对江河的描绘,暗示出权力与财富的争斗。海陵的粮食无法测量,水利资源的匮乏,反映出当时社会的困境与不安。“投阁嗤扬子,飞书代鲁连”则表达了对现实的嘲讽与对友人的思念,诗人在这里显露出对友情的渴望与内心的孤独。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使得情感层次分明,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的关怀与内心的挣扎。张继的诗风在此诗中展现得淋漓尽致,是对当时社会状况的真实写照。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夜的宁静与内心的孤独,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思考与对理想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对社会困境的关注与感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寒城警刁斗”中的“刁斗”指的是什么?
诗人用“龙泉”象征什么?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