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0:01: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0:01:02
寒皋那可望,旅望又初还。
迢递高楼上,萧条旷野闲。
暮晴依远水,秋兴属连山。
浮客时相见,霜凋动翠颜。
在寒冷的山谷里,远方的景色难以望见,旅人的目光刚刚回归。
在高楼之上,遥远的视野显得孤寂而空旷。
傍晚的晴空依偎着远处的河水,秋天的情绪与连绵的山峦相伴。
偶尔与过客相遇,霜冻使得翠绿的颜面显得更加凋零。
作者介绍: 郎士元,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他的诗作多表现出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及个人情感的抒发。其作品常常给人以清新、凉爽的感觉。
创作背景: 《登丹阳北楼》创作于唐代社会背景下,国家稳定,诗人有更多机会游历名山大川,感受自然的壮阔与孤独。诗中的旅途与思考,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
《登丹阳北楼》通过描写高楼远眺的景象,展现出一种孤独与沉思的情感。首句“寒皋那可望”便道出在寒冷的山谷中,景色的遥远与难以看清的无奈。接下来的“旅望又初还”则反映出旅人的思绪与归心似箭的心情,旅途中对美景的向往与现实的失落交织在一起。
接着,诗人通过“迢递高楼上,萧条旷野闲”,刻画了高楼之上的孤寂感,远望之下的旷野显得更加冷清。这种孤寂与空旷感不仅加强了诗人的抑郁情绪,也让读者感受到一种对自然的敬畏与思索。
“暮晴依远水,秋兴属连山”则转向了自然的景色,傍晚的晴天与远处的水面相映成趣,让人不禁感受到一种宁静的美。而“浮客时相见,霜凋动翠颜”则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与自然的变化唤起,霜冻使得万物凋零,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整首诗情景交融,情感真挚,展现出唐代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的描绘与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旅人的孤独与对人生的思考,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与人生的无常感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寒皋”指代什么?
“暮晴依远水”中的“远水”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浮客”是指?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