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2:10: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10:25
送李敖湖南书记
郎士元〔唐代〕
怜君才与阮家同,
掌记能资亚相雄。
入楚岂忘看泪竹,
泊舟应自爱江枫。
诚知客梦烟波里,
肯厌猿鸣夜雨中。
莫信衡湘书不到,
年年秋雁过巴东。
我怜惜你才华与阮籍相当,
掌握记忆能辅佐宰相的雄才。
来到楚地岂能忘记那些泪竹,
停船时应当爱惜江边的枫树。
我诚然知道你在客梦中烟波荡漾,
怎会厌烦夜雨中猿鸣的悲啼。
不要相信衡阳湘江的书信无法送到,
年年秋天的雁群总会经过巴东。
阮籍:阮籍是三国时期的著名诗人,以才华和个性著称。提到阮籍,代表着高才和诗人的身份。
泪竹:传说中的竹子,常用来象征离别和思乡之情。
巴东:地名,位于湖北省,是长江的一部分。这里提到巴东,则有思乡之意。
作者介绍:郎士元,唐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主要作品多涉及送别、思乡等主题。
创作背景:本诗是送别李敖,李敖当时担任湖南书记,诗中表达了对李敖的钦佩与祝福,寄托了对友人的思念与期望。
这首诗以深厚的情感和优美的意象展现了诗人与李敖之间的友谊。开头两句以“怜”的字眼,直接表达了对李敖才华的欣赏,仿佛把他与阮籍相提并论,突显其才华横溢。接着提到“泪竹”,暗示在楚地的情感记忆,象征着离别的愁苦。
“泊舟应自爱江枫”则是借景抒情,江边的枫树似乎在提醒李敖珍惜眼前的美好,寓意着对未来的期许。
后半部分描绘了李敖在异乡的情景,表达了对他旅途的关心与祝福,“猿鸣夜雨”的描写更是增添了一层孤独感,体现了离别之时的忧伤。最后两句传达出一种坚定信念,尽管相隔千里,友谊的联系依然存在,不必担心书信无法送达,年年秋雁的回归象征着思念的永恒。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生动,展示了唐诗的艺术魅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本诗采用了对比、拟人等手法,如“泪竹”形象富有感情色彩,“猿鸣”则表现孤独感,增加了诗的情感深度。
主题思想:
全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关怀与祝福,反映了浓厚的友谊与思乡之情,体现了唐代人文精神的深厚和对生活的热爱。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阮家”是指谁的才华?
A. 杜甫
B. 阮籍
C. 李白
D. 白居易
诗中“泪竹”暗示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哀伤
C. 愤怒
D. 疲惫
“年年秋雁过巴东”表达了什么?
A. 友谊的永恒
B. 生活的无奈
C. 战争的痛苦
D. 自然的和谐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送友人》《夜泊牛津》《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均有类似的友谊主题。
诗词对比:
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对比:两首诗都表达了对友谊的深挚情感,但《送李敖湖南书记》更为细腻,情感更为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