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3 15:46: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3 15:46:09
作者: 陈曾寿 〔清代〕
类型: 古诗词
烧柏香残,笼烛燄起,梦里流光又换。
待献颂椒花,恨长天远。
鸾镜乍明曙色,带瑞紫南山熹微辨。
向篆烟凝处,十年心事,伶俜忍惯。
香泛,把玉盏对碎琼半湖,峭风如剪。
问几日波柔,镜心红暖。
隔岁未销兽火,尚小怯晨妆冰钗燕。
看数点春色梅梢,已入岁寒庭院。
香火余烟缭绕,烛光摇曳,梦中时光又悄然更换。
期待献上新年祝福,心中却怨恨那遥远的天空。
鸾镜映出晨曦的色彩,带着紫色的光辉,南山微微可辨。
在那篆烟凝聚的地方,十年的心事,孤独的忍耐已成习惯。
香气飘荡,手捧玉盏对着碎琼映照的湖面,寒风如刀割。
问几日波澜柔和,镜中映出红润的暖意。
隔年未熄的兽火,仍然对清晨的冰冷妆扮的燕子心存怯意。
看那梅梢上几点春色,已然融入这岁寒的庭院。
作者介绍: 陈曾寿,清代诗人,以其清新雅致的诗风而闻名,擅长描写自然景色与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辛酉元旦,正值新年之际,诗人借此表达对过去的回顾与对未来的期待,融合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的描绘。
这首诗的意境悠远,情感深沉,融汇了新年祝福与个人的思考。开篇以“烧柏香残,笼烛燄起”引入,给人一种温馨而略带忧伤的氛围。香火的余韵与烛光的闪烁似乎隐喻着时间的流逝与生活的无常。接着,诗人表达了对遥远天际的怨恨,似乎对未来的期待夹杂着一丝无奈与孤独。
“鸾镜乍明曙色”一句,画面感极强,晨曦的光辉带来希望,而“十年心事,伶俜忍惯”则让人感受到岁月的漫长与心灵的孤独。诗中“香泛,把玉盏对碎琼半湖”一联,描绘了一个优雅而又孤寂的场景,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柔情与对生活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与情感的交织,深刻地表达了对新年的思考与对过往岁月的追忆。诗人以梅梢的春色作为结束,给人以希望,暗示着新年的来临与生命的延续。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写新年的情景,表达了对过去的回忆、对未来的期待,以及内心的孤独与渴望,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状态。
选择题: 诗中提到的“椒花”象征什么?
填空题: 诗中“十年心事,__忍惯”。
判断题: 诗歌主要表达了对新年的期待。(对/错)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