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4:26: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4:26:06
银塘浸月,香灶禁烟,淡泞白梨花影。拂槛遮楼,蜀柳一株端正。明润。念疏疏暖雨江南杏。奈久对霜台,列柏戟乌总恋西省。北去金鞍整。料卅六闲鸥,圣湖相等。未到孤山,早寄六桥梅信。疏俊。是金貂队里林和靖。待细说西都旧事,与越溪人听。
在银色的水塘里,月光照耀着,香炉里没有烟雾,淡淡的梨花影子映在水面上。轻轻地拂动窗帘,遮住了楼阁,挺拔的蜀柳在一旁静立。明亮而湿润,我想起了江南杏花在温暖细雨中的模样。面对着霜台,成排的柏树让我思念那西边的省份。北去的金鞍已整装待发,预计三十六只闲游的鸥鸟,正等着在圣湖上聚集。还未到孤山,早已寄出了六桥的梅花消息。清新俊逸,像金貂队中的林和靖。我期待着与朋友细说西都的往事,让越溪的人也来倾听。
樊增祥(约1640年-约1700年),字子纯,号松风,江苏常熟人,清代诗人。樊增祥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常常表现出对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和对故人的深切思念。
此诗写于春夜,表达了诗人在月下对故人的思念之情。春夜的宁静和美丽,唤起了诗人对往事的回忆和对朋友的深切思念,背景中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卜算子慢 春夜月下寄杭州故人》是一首充满情感和意象的词作。全诗以春夜的宁静为背景,描绘了月光下的水塘和梨花的影子,展现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自然景象。这种景象不仅是对自然的赞美,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反映。诗人在细腻的描写中,流露出对故人的思念之情。
诗中“银塘浸月,香灶禁烟”开篇即用清新的意象吸引读者,仿佛让人置身于一个宁静的春夜。接着描绘了蜀柳和江南杏花的情景,将自然的美与人事的思考结合在一起。尤其是“奈久对霜台,列柏戟乌总恋西省”的意象,展示了诗人在对故人思念时的孤独与渴望。
整首词通过丰富的自然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波澜与情感,既有对美好春夜的向往,也有对过往岁月的追忆,最后通过细说西都旧事的期待,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诗歌的情感深邃而真挚,让人感受到时光流逝中的无奈与珍贵。
整首诗歌围绕着“思念”这一主题展开,通过描绘春夜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故人深切的怀念与对往事的追忆,呈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友情的珍视。
此诗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蜀柳”主要象征什么?
诗中“未到孤山,早寄六桥梅信”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卜算子慢 春夜月下寄杭州故人》与杜甫的《春夜喜雨》均以春夜为背景,但前者更注重人与自然的互动和情感的细腻表达,而后者则强调自然对生活的滋养,展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