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2:07: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2:07:40
何用粉墙高百尺,任教墙外俗人看。
这座高达百尺的粉墙有什么用呢?任凭墙外的世俗人们来观看。
此诗没有直接的典故,但可以理解为对世俗眼光的反思,表达了对外界评价的不屑与无所谓。
晏殊(991年-1055年),字子美,号容斋,北宋初期著名的词人、政治家。他以词作著称,风格婉约,语言清丽,情感细腻,常常表达对人生的感悟与对现实的思考。
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外界评价的淡然态度,或许是在特定的社会环境和个人经历中,感受到身处高墙之内的孤独与无奈,借以表达对世俗的超然。
这首诗以简洁而富有哲理的语言,表达了对外界评价的冷漠与对内心世界的关注。诗中的“粉墙”象征着表面的华丽与高耸,而“俗人”则代表了世俗的眼光与评价。诗人通过反问的方式,质疑了这种高墙的实用性,表明了自己对于外界眼光的无所谓。墙外的俗人虽看似能够评判一切,但实际上,他们并不理解其中的深意。此诗通过对比,揭示了内心与外界之间的矛盾,表现了一种高洁的情操和对世俗纷扰的淡泊态度。整体而言,诗作蕴含了深厚的哲理,值得细细品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对外界评价的漠视,以及对内心真实感受的珍视。它揭示了社会中人们常常被表象所迷惑,而缺乏对内在价值的深刻理解。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粉墙”在诗中象征什么?
诗中“任教”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