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句》

时间: 2025-05-02 02:07:40

诗句

何用粉墙高百尺,任教墙外俗人看。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2:07:40

诗词名称: 句

作者: 晏殊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何用粉墙高百尺,任教墙外俗人看。

白话文翻译:

这座高达百尺的粉墙有什么用呢?任凭墙外的世俗人们来观看。

注释:

  • 何用:有什么用,何必。
  • 粉墙:用粉刷的墙壁,通常指代精致的建筑。
  • 高百尺:形容墙壁非常高,给人一种高耸的感觉。
  • 任教:任凭,让。
  • 墙外俗人:墙外的人,指那些不属于这个圈子的人,俗人指不懂行的人。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直接的典故,但可以理解为对世俗眼光的反思,表达了对外界评价的不屑与无所谓。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晏殊(991年-1055年),字子美,号容斋,北宋初期著名的词人、政治家。他以词作著称,风格婉约,语言清丽,情感细腻,常常表达对人生的感悟与对现实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外界评价的淡然态度,或许是在特定的社会环境和个人经历中,感受到身处高墙之内的孤独与无奈,借以表达对世俗的超然。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而富有哲理的语言,表达了对外界评价的冷漠与对内心世界的关注。诗中的“粉墙”象征着表面的华丽与高耸,而“俗人”则代表了世俗的眼光与评价。诗人通过反问的方式,质疑了这种高墙的实用性,表明了自己对于外界眼光的无所谓。墙外的俗人虽看似能够评判一切,但实际上,他们并不理解其中的深意。此诗通过对比,揭示了内心与外界之间的矛盾,表现了一种高洁的情操和对世俗纷扰的淡泊态度。整体而言,诗作蕴含了深厚的哲理,值得细细品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何用粉墙高百尺:问高墙的存在意义,暗示这种外在的美与高度并不能真正带来价值。
  • 任教墙外俗人看:表达了对外界评价的无所谓,世俗的眼光无法真正理解内心的价值。

修辞手法:

  • 反问:通过“何用”引导读者思考高墙的价值。
  • 对比:高墙与俗人形成鲜明对比,突显内心与外界的隔阂。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对外界评价的漠视,以及对内心真实感受的珍视。它揭示了社会中人们常常被表象所迷惑,而缺乏对内在价值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粉墙:象征外表的华丽和社会地位。
  • 俗人:代表外界的评判者,常常缺乏对内心真实的理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对外界评价的重视
    • B. 对外界评价的漠视
    • C. 对自然的赞美
    • D. 对人生的感慨
  2. “粉墙”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内心的纯洁
    • B. 外表的华丽
    • C. 社会的压迫
    • D. 诗人的孤独
  3. 诗中“任教”意为:

    • A. 任凭
    • B. 教导
    • C. 允许
    • D. 反对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内心情感的重视与世俗的无奈。

诗词对比:

  • 杜甫的《登高》与晏殊的《句》都涉及对外界的观察与内心的反思,但杜甫更侧重于对社会的关怀和个人命运的思考,而晏殊则强调个人的内心世界。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晏殊传》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楚怀王墓 荆南讲院晤王子寿先生 赤壁于清端公祠 庾台 奉同太宰节使朱先生和郭景纯游仙九首次其韵 其六 奉同太宰节使朱先生和郭景纯游仙九首次其韵 其五 奉同太宰节使朱先生和郭景纯游仙九首次其韵 其四 奉同太宰节使朱先生和郭景纯游仙九首次其韵 其三 奉同太宰节使朱先生和郭景纯游仙九首次其韵 其二 奉同太宰节使朱先生和郭景纯游仙九首次其韵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者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因明 桃花纸 青字旁的字 利锁名牵 杨朱泣歧 嘤鸣求友声 鱼游釜底 包含两的成语 阿师 深奸巨滑 同字框的字 玉字旁的字 优恣 黑字旁的字 匕字旁的字 探抽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