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1 23:52: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23:52:35
原文展示:
垂髫婉娈便能文,骥子兰筋迥不群。南国生刍人比玉,梁园修竹赋凌云。堵墙看试三公府,反哺知千万乘君。赐告归宁来别我,亭皋木叶正纷纷。
白话文翻译:
从小便文采斐然,才华横溢,如同骏马般非凡。南方的人才如美玉般珍贵,在梁园中修竹之下,赋诗高耸入云。在三公府前围观考试,懂得回报如同千万乘君主。得到允许回家省亲,来向我告别,此时亭边木叶正纷纷落下。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亿(974-1020),字大年,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是宋代文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与晏殊、欧阳修并称“宋初三大家”。杨亿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写景抒情,其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杨亿为晏殊奉礼归宁而作的送别诗。晏殊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与杨亿有深厚的友谊。晏殊因公务或私事需要归宁,杨亿以此诗表达对其才华的赞赏和离别的不舍。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晏殊才华的赞美和对离别情景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和对才华的钦佩。诗中“垂髫婉娈便能文”一句,即是对晏殊从小文采斐然的赞美,而“骥子兰筋迥不群”则进一步以骏马和强健的筋骨比喻其非凡的才华。后文通过“南国生刍人比玉”和“梁园修竹赋凌云”等意象,描绘了晏殊在文化氛围浓厚的环境中,如玉般珍贵,赋诗高耸入云的形象。最后两句“赐告归宁来别我,亭皋木叶正纷纷”则抒发了离别时的不舍之情,通过“亭皋木叶正纷纷”的意象,增强了离别的凄凉氛围。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晏殊才华的赞美和对离别的不舍。通过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展现了晏殊的非凡才华和珍贵,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和对离别的凄凉感受。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垂髫婉娈便能文”一句,形容晏殊从小便: A. 文采斐然 B. 武艺高强 C. 品德高尚 D. 相貌出众
“骥子兰筋迥不群”中的“骥子”比喻: A. 骏马 B. 才华出众的人 C. 强健的筋骨 D. 珍贵的玉石
“南国生刍人比玉”中的“生刍”比喻: A. 人才 B. 美玉 C. 骏马 D. 修竹
“梁园修竹赋凌云”中的“梁园”是指: A. 古代著名的园林 B. 南方的人才 C. 三公府 D. 亭皋
“赐告归宁来别我”中的“归宁”是指: A. 回家省亲 B. 考试 C. 赋诗 D. 回报恩情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