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03:34: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03:34:11
洞里仙人枉费功,凿江屈曲做神通。千荣万绕留江住,毕竟奔流入峡中。
洞中的仙人白费了心机,竟然要将江水凿成弯曲的样子来显神通。尽管江水环绕千百种美丽的景致,最终还是要奔流入峡谷之中。
诗中“仙人”可以联想到道教文化中追求长生不老的隐士,表达了对超脱尘世的向往。而“凿江屈曲”的意象则反映了对自然的干预,象征人类在面对自然时的渺小与无奈。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诗风清新、洒脱,擅长描绘自然景物及人情世态。其作品多以写景见长,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和人们对自然的思考。诗人在此时表达了对人类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思考,反映了对自然的敬畏和无奈。
《碧落洞四首》通过对仙人和江水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和人生的感悟。诗的开篇即提到“仙人”,暗示了人在自然面前的微小与无力。尽管仙人试图通过雕凿江水来展现自己的神通,反映了人类对于自然的干预和改造的欲望,但最终却发现这样的努力是徒劳的。诗中提到的“千荣万绕”生动形象,展现了自然的多姿多彩,但在“毕竟奔流入峡中”一语中,诗人将自然的归宿表现得淋漓尽致,仿佛在告诉人们,无论怎样的努力与美丽,终究都逃不过自然的法则。这种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哲理的思考,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整首诗表达了对人类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强调了自然的力量和人类的局限。通过对仙人和江水的描绘,诗人传达出一种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观念。
诗中“洞里仙人”象征着什么?
A. 人类的理想
B. 追求长生不老的人
C. 现实的无奈
D. 自然的神秘
“毕竟奔流入峡中”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对江水的赞美
B. 对人类努力的否定
C. 对仙人的崇拜
D. 对自然的尊重
答案:
与李白的《庐山谣》相比,杨万里的作品更注重对人类与自然关系的思考,而李白则更多地表现个人情感与自然的结合。两者都展示了自然之美,但在表达上有着不同的侧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