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40: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40:02
作者: 雍裕之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雨绝苍苔地,月斜青草阶。
蛩鸣谁不怨,况是正离怀。
雨停了,苍苔覆盖的地面显得格外清冷,月光斜照在青翠的台阶上。蟋蟀的鸣叫,谁能不怨怼,更何况我此时正怀念远方的亲人。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和蟋蟀的鸣叫,传达出一种深深的思乡之情,符合唐诗中常见的情感抒发手法。
雍裕之,唐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作品多表达对自然与人生的感悟,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本诗创作于秋季,正是离别的时节,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内心的孤独和思念,反映了唐代诗人对于自然与情感的重视。
《秋蛩》是一首充满秋意的抒情诗,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天的景色,结合个人情感,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诗的开头“雨绝苍苔地,月斜青草阶”,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清冷、宁静的秋夜氛围,给人以视觉和听觉的双重感受。苍苔与青草的意象,既反映了秋天的萧瑟,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接着“蛩鸣谁不怨,况是正离怀”,蟋蟀的鸣叫声在寂静的夜中显得格外清晰,进一步引发了诗人的思绪,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之情。这几句诗将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巧妙结合,展现了唐代诗歌的艺术魅力,也让读者能够感受到那种孤独与离别的情感。
全诗围绕秋天的孤独与思念,表达了对亲人的怀念和对离别的怨恨,展现了人们在自然变化中感受到的内心世界。
本诗的主题是什么?
“雨绝苍苔地”中“绝”的意思是?
蟋蟀的鸣叫在诗中象征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