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3:50: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3:50:57
作者: 白居易 〔唐代〕
昔到襄阳日,髯髯初有髭。
今过襄阳日,髭鬓半成丝。
旧游都是梦,乍到忽如归。
东郭蓬蒿宅,荒凉今属谁。
故知多零落,闾井亦迁移。
独有秋江水,烟波似旧时。
我第一次到襄阳时,胡须刚刚长出;
如今再次来到襄阳,胡须和鬓发都已经变白。
曾经的游玩如今都成了梦,刚到这里却感觉像回到了故乡。
东郭那荒凉的住宅,现在已经不知道归属于谁了。
昔日的好友已经多已去世,街道上的井也不知迁移到了何处。
只有那秋天的江水,烟波依旧如往昔一样。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以其通俗易懂的诗风而闻名。他的诗歌多描写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尤其关注民生疾苦。
这首诗是白居易晚年时写的,反映了他对故乡襄阳的怀念与感慨。随着时光流逝,昔日的繁华已不复存在,作者在重游故地时,感叹人事变迁、身世苍老。
《再到襄阳访问旧居》是一首充满了浓郁怀旧情感的诗作。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变迁。开头两句“昔到襄阳日,髯髯初有髭”,诗人以自我为中心,回忆起初次到襄阳时的年少轻狂,清晰的形象让读者感受到青春的无畏与活力。然而,转眼之间,“今过襄阳日,髭鬓半成丝”,时间的无情使得青春渐渐逝去,白发的增多也让人感受到岁月的沉重。
接下来的“旧游都是梦,乍到忽如归”,诗人通过对往昔的回忆,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眷恋。尽管一切都已改变,但那份归属感依然存在,仿佛在梦中又回到了当年。随后,诗人描绘了东郭的荒凉,既是现实的写照,也暗示着人事的变迁,故知多零落,物是人非,令人感慨万千。
最后一句“独有秋江水,烟波似旧时”,秋江水的宁静与往日的景象形成鲜明对比,虽然周围的一切都已改变,但那条江水依然流淌,似乎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整首诗在怀旧中流露出淡淡的忧伤,表现了白居易对人生、时光和故乡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感慨,展现了白居易在岁月变迁中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
白居易在诗中使用了哪些对仗句?
诗中描述的“东郭”指的是什么?
诗人通过哪些意象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
两首诗都表达了对过往的怀念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但白居易侧重于故乡的变迁,杜甫则更强调亲情的思念与孤独。白居易的诗语言通俗易懂,情感真挚,而杜甫的诗则更多地反映社会现实与历史的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