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1:01: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1:01:22
出门好山色,况值风日暄。
依依杨柳庄,郁郁桑柘村。
行游蹊路曲,如在故林园。
白烟横远屿,红花粲晴原。
人生岂无情?欲语已忘言。
出门时山色好,正值春风暖阳。
依依的杨柳旁边,是郁郁葱葱的桑树村庄。
走在曲折的小路上,仿佛置身于故乡的林园。
远处白烟缭绕,红花在阳光下绚丽绽放。
人生难道没有情感吗?想要倾诉却已忘记了言语。
此诗虽未直接引用古典典故,但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结合了田园风光与人生哲理,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
作者介绍:王冕(1287年-1359年),元代诗人、画家,字仲明,号白石,浙江人。王冕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和山水画而闻名。他的诗歌多描写田园风光,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元代,社会动荡,王冕在乡村隐居,寄情于山水之间,表达了对自然美的向往和对人生哲理的深思。
王冕的《杂吟 其二》是一首描绘自然风光与人生哲理的诗。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出一幅春日山水的美丽图景。开篇“出门好山色,况值风日暄”,便将读者带入一个春暖花开的季节,山景如画,阳光明媚,给人一种轻松愉悦的感觉。接着,诗人描绘了杨柳和桑树的景象,表现出乡村的生机与活力,使人心生向往。
随着诗句的推进,王冕将自己的游历与自然景色相结合,表达了对自然的亲近和对生活的感悟。“行游蹊路曲,如在故林园”,诗人走在曲折的小路上,仿佛回到了熟悉的林园,这是对故乡的深切怀念,也反映了人们对自然和过往时光的眷恋。
最后两句“人生岂无情?欲语已忘言”,则升华了整首诗的主题。诗人感慨人生的情感丰富,却在美好的自然面前显得无言,令人深思。这种情感的复杂与自然的美好形成对比,使读者不仅能欣赏到外在的风光,更能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对故乡的怀念,同时也反映了人在美好自然前的沉默与思考,传递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哲思。
诗词测试:
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色主要是哪个季节的?
诗人在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依依杨柳”中“依依”的意思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