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7:02: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7:02:44
舟中杂纪十首 其五
作者: 王冕
芦花藏别浦,柳树隔柴扉。
野鸟行行下,渔舟两两归。
只愁风俗变,不虑世情违。
旧日经行处,于今转觉非。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水乡景象:芦苇花藏在离别的渡口,柳树隔着柴门。在这样的场景中,野鸟在空中飞翔,两只渔舟缓缓归来。然而,诗人心中只愁风俗的变化,而不去担忧世事的违背。曾经走过的地方,如今却让人感到陌生。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王冕(1287-1359),元代画家、诗人,以山水画和花鸟画著称。在诗歌上,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情,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王冕生活在元代末期,正值社会动荡时期,他的诗歌常常流露出对旧日生活的怀念以及对社会变迁的思考。
创作背景: 《舟中杂纪》是王冕在航行途中所作,反映了他对周遭景物的感悟以及对社会风俗变迁的忧虑。诗中描绘的场景是他个体生活的缩影,反映了他对家乡和旧日时光的深切怀念。
这首诗以简单的自然景象引入,描绘了一幅宁静的水乡图景,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思考。诗的首联“芦花藏别浦,柳树隔柴扉”通过生动的意象,勾勒出一种闲适而略显孤寂的环境。接下来的“野鸟行行下,渔舟两两归”则进一步丰富了画面,展现出一种自然和谐与生活气息。诗人在此时,心中却产生了对社会变迁的忧虑,这种情感在“只愁风俗变,不虑世情违”中得以体现,表达了他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最后两句“旧日经行处,于今转觉非”更是将诗人的情感推向高潮,蕴含着对日渐变化的无奈和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这种情感在清新自然的意象中显得更加深刻,令人动容。王冕通过细腻的描绘,表达了对故乡与旧日时光的留恋,同时也对当下社会的思考,使得整首诗具有了深刻的思想内涵。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旧日时光的怀念和对社会风俗变迁的忧虑,反映了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与疏离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别浦”指的是什么地方?
诗人对社会的态度是:
“旧日经行处,于今转觉非”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冕的这首诗与杜甫的《春望》有相似之处,均表现了对时局的忧虑和对过往的怀念。杜甫在诗中通过春天的景象表达了国家的动荡,而王冕则通过水乡的宁静反映了个人的孤独与失落。两者都展现了诗人对于社会变迁的深刻感受,体现了诗歌的时代意义。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