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9:49: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49:23
聚族逢修偃,垂绅偶会昌。
里闾师重厚,门阀诫轻扬。
木垅堆云秀,书帷积雪光。
清名传异域,丽句出中堂。
玉蕴山还润,兰生谷更香,
友朋敦布素,童稚味膏粱。
铸剑归农器,休牛见服箱。
斋心常拱极,端简中秋霜。
全诗翻译:这首诗描写了一个书院的环境与气氛,诗人聚族而来,共同修身养性,享受着学术的交流和人际的交往。诗中提到乡里的人重视师德,门第的家族却警惕轻浮的行为。书院的环境优雅,书卷气息浓厚,名声传到外地,优美的诗句从堂中流出。山间的玉石滋润着土地,谷中兰花散发着香气,朋友之间情谊深厚,孩子们享用着美味的食物。铸剑归耕,归于田园的生活,放松身心,享受简单的生活。诗人的心境如中秋的霜月,清冷而宁静。
作者介绍:李虚己,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他的作品多反映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伦的思考。李虚己的诗歌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常常蕴含哲理。
创作背景:这首诗可能是在李虚己亲历或参与某个书院的活动时所作,反映了当时书院作为文化交流场所的重要性,以及对知识和人文精神的追求。
《题义门胡氏华林书院三首》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书院的文化氛围和人文情怀。诗的开头,聚族而来的场景让人感受到一种团结与和谐,展现了书院的社交功能。诗中提到的“里闾师重厚”,体现了对师德的推崇,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与之形成对比的是“门阀诫轻扬”,这是对当时社会风气的反思,提醒人们不要沉迷于名望,而应重视真实的德行。
后半部分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优雅的氛围,“木垅堆云秀,书帷积雪光”,展现了书院的静谧与书卷气息。诗人借助自然的美景,传达出书院在心灵上的滋养。结尾则通过“铸剑归农器,休牛见服箱”的生活哲学,提倡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强调了内心的宁静与淡泊。
整首诗在形式上工整,对仗工整,意境深远,展现出李虚己对书院文化的热爱与深刻的思考,给人以美的享受与思想的启发。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强调知识、品德与自然和谐的生活,倡导一种返璞归真的人生态度,以及对文化与教育的重视,传达出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聚族”意指:
A. 聚集族人
B. 分散族人
C. 争斗族人
D. 离开族人
“铸剑归农器”表示:
A. 继续打仗
B. 回归平静生活
C. 追求名利
D. 发展商业
诗中“清名传异域”中的“清名”是指:
A. 清白的名声
B. 清澈的水
C. 清新的空气
D. 清晰的图像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虚己的诗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均强调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理想社会的追求。两者在意象和情感表达上有共通之处,但李虚己更侧重于书院文化和人际关系的描写,而陶渊明则描绘了一种逃避现实的理想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