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21: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21:01
作者: 张恨水 〔当代〕
类型: 古诗词
十载风尘书剑倦,飘零还爱湖山。
不辞辛苦换征衫。鸡鸣天夜半,风雪渡榆关。
未必诸侯称上客,清狂未改儒酸。
将军原当布衣看。敢扪王猛虱,愿奋祖生鞭。
十年的风尘旅途让我对书剑感到疲倦,飘零的我仍然热爱那湖光山色。
不怕辛苦换上征战的衣衫。鸡鸣声中已是夜半,风雪中渡过榆关。
未必那些诸侯就称得上是上客,清狂的性情依旧没有改变。
将军本应像布衣一样平易近人。敢于扪挠王猛的虱子,愿意奋力去驱赶祖先的鞭子。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张恨水,原名张德明,现代著名作家和诗人,以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风格闻名。他的作品常常表达对故乡和传统文化的眷恋。
创作背景: 《临江仙 平奉车中》创作于张恨水对生活的感悟之际,表达了他在经历风雨后的反思与自我认知,尤其是对个人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感悟。
这首《临江仙 平奉车中》通过描绘诗人十年的风尘旅程,表现了对理想和现实的深切思考。开篇即以“十载风尘书剑倦”引入,表现出诗人经历的艰辛与对英雄豪情的倦怠。接着,诗人以“飘零还爱湖山”表达对自然景色的向往,隐含着对理想世界的追求。
“鸡鸣天夜半,风雪渡榆关”描绘了战斗的艰苦与孤独,暗示了历史的沉重。诗的后半部分则通过“未必诸侯称上客,清狂未改儒酸”反映了对权贵的反叛与对传统儒家士人的批判,展现了诗人不羁的性情与对社会现状的不满。
最后,以“将军原当布衣看”收尾,强调将军的身份不应高高在上,而应平民化、接地气,融入人民之中。全诗在气势上高亢激昂,情感上则复杂多元,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理想与社会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体现了对个人理想的追求、对现实的不满及对故乡的眷恋,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社会与自我的深刻反思。
意象词汇:
诗中提到的“十载风尘”主要指什么?
“将军原当布衣看”中的“布衣”指的是什么?
诗人对“诸侯”的态度是?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