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21: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21:07
临江仙(西湖)
作者: 孙居敬 〔宋代〕
触事老来情绪懒,西湖债未曾还。
试呼小艇访孤山。
昔年鸥鹤侣,总笑鬓斓斑。
仙去坡翁山耐久,烟霏空翠凭阑。
日斜尚觉酒肠宽。
水云天共色,欸乃一声间。
随着年岁渐长,遇事变得懒散,西湖的情债依然未偿还。
试着叫来小船,去寻访孤山。
往年与鸥鹤为伴,彼时总是笑谈我的白发斑斑。
仙去的坡翁与这山峦已久,烟雾缭绕,翠色映衬在栏杆上。
斜阳映照之下,仍然觉得酒肠宽畅。
水天相接,云影相随,轻声划船,悠然其间。
孙居敬,字梦阮,号雨轩,宋代诗人,以山水诗著称。他的诗风清雅,常常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
《临江仙(西湖)》写作于诗人晚年,反映了他对西湖的深厚情感以及对往昔岁月的追忆。在感叹人生易逝的同时,也表现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淡然态度。
这首《临江仙(西湖)》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西湖的眷恋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开头两句“触事老来情绪懒,西湖债未曾还”,诗人用“触事”与“情绪懒”描绘了老年人面对生活的无奈与淡漠,同时“西湖债”则隐喻了他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暗示着一种未了的情感。
接下来的“小艇访孤山”则表现了诗人渴望再次探索西湖的心情,孤山是个象征性意象,代表着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对友谊的怀念。与“昔年鸥鹤侣”相呼应,诗人回忆起年轻时与友人共游的快乐时光,表现出怀旧之情。
“仙去坡翁山耐久,烟霏空翠凭阑”描绘了西湖的自然美,诗人将目光投向山水之间,感受到自然的永恒与自身的渺小。最后的“水云天共色,欸乃一声间”,则体现了诗人悠闲自得的心境,水天相接的景象让他在斜阳下感受到一丝宽慰。
整首诗以浓厚的情感和优美的意象,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的西湖画面,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友情和自然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对友情的怀念及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淡然态度和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诗中提到的“西湖债”是指什么?
A. 对西湖的经济债务
B. 对西湖的情感债务
C. 对西湖的游玩费用
D. 对西湖的文化债务
“触事老来情绪懒”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A. 精力充沛
B. 无精打采
C. 感到快乐
D. 充满期待
诗中提到的“孤山”象征什么?
A. 友谊
B. 孤独与思索
C. 财富
D. 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