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3 02:36: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3 02:36:23
临江仙·晋赵怀古
作者: 黄咏雩 〔近代〕
险阻艰难尝备矣,毋忘十九年前。
临河投璧此何言。
龙蛇空故国,熊犬守钧天。
蹇叔不来收战骨,二陵风雨年年。
地毛生遍旧山川。
丛台归劫火,绵上剩寒烟。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反思与对故国的怀念。诗人回顾了十九年前的艰难险阻,提醒人们不要忘记。临河投璧的典故象征着对故国的哀伤,龙蛇空无的故国与熊犬把守的钧天相对比,表现出对国家命运的无奈。蹇叔未能来收战骨,历史的风雨轮回,二陵在风雨中年复一年。大地上长满了草木,昔日的山川已被火灾吞噬,留下的只是绵延的寒烟。
作者介绍: 黄咏雩,近代著名诗人,以其深厚的文学素养和对历史的敏感著称,作品内容常常涉及对历史事件的反思和对故乡的眷恋。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国难与个人遭遇交织的时代,诗人通过回顾历史,表达对国家命运的惋惜以及对英雄的怀念,反映出社会动荡、历史变迁带来的无奈与悲伤。
这首《临江仙·晋赵怀古》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的深刻思考与情感的抒发。开篇“险阻艰难尝备矣,毋忘十九年前”直接点明了时代的艰难,唤醒人们对历史的记忆与反思。诗人通过“临河投璧”这一典故,表达了对故国的无限惋惜与忠诚,仿佛在诉说着一段沉重的历史。
接下来的“龙蛇空故国,熊犬守钧天”则以生动的形象对比,凸显出国家的衰败和守护力量的无奈,给人以沉重的历史感。诗的后半部分提及“蹇叔不来收战骨”,寓意着失去的英雄无法归来,历史的悲剧仍在延续。
“二陵风雨年年”则让人感受到时光的无情,历史的风雨轮回,仿佛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力的悲哀。最后两句“丛台归劫火,绵上剩寒烟”更加深了这种惆怅,昔日的繁华已被劫火吞噬,只剩下无尽的寒烟,象征着记忆中的美好已经无法复返。
整首诗以简练而富有力量的语言,运用丰富的典故与意象,深刻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与对故国的思念,令人感慨万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回顾历史,表现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对英雄的追忆,传达出一种对故国深切的怀念与对历史无情的感慨,情感基调深沉而哀伤。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临河投璧”象征什么?
A. 忍耐与坚持
B. 忠诚与无奈
C. 失去与希望
诗中“蹇叔”指代谁?
A. 一个历史人物
B. 诗人的朋友
C. 一位将军
“丛台归劫火”中的“劫火”意指什么?
A. 繁荣
B. 破坏
C. 战争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春望》相比,黄咏雩的《晋赵怀古》更侧重于个人对历史的反思,而《春望》则更突出诗人对国家现状的忧虑和对未来的希望。两者都蕴含了对故国深厚的情感,但表现方式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