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临江仙·寄怀珍姊》

时间: 2025-05-07 16:38:55

诗句

镇日心情如水淡,抱琴独倚兰房。

仙家风度自清狂。

荷衣蕙带,难学入时妆。

长记驿亭分手处,笛声吹碎离肠。

海天相望莫相忘。

生花笔底,应记好诗囊。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6:38:55

原文展示:

临江仙·寄怀珍姊
作者: 陈家庆 〔清代〕

镇日心情如水淡,抱琴独倚兰房。
仙家风度自清狂。荷衣蕙带,难学入时妆。
长记驿亭分手处,笛声吹碎离肠。
海天相望莫相忘。生花笔底,应记好诗囊。

白话文翻译:

整日心情如同清淡的水,抱着琴独自倚在兰亭。
仙人的风度自然是清高而狂放。身着荷衣和蕙带,难以模仿时兴的妆容。
长久记得驿亭分别的地方,笛声吹散了我的离愁。
海天相望,彼此不要忘记。愿你在我笔下生花,记得好诗的囊中。

注释:

  • 镇日:整日,形容时间的延续。
  • 心情如水淡:比喻心情平和而淡泊。
  • 兰房:指兰室,古代文人雅士之地。
  • 荷衣蕙带:荷衣是用荷叶做的衣服,蕙带是指用蕙草编成的腰带,象征清新脱俗的装扮。
  • 驿亭:驿站的亭子,这里指分别的地方。
  • 笛声吹碎离肠:笛声使我心中的离愁更加浓烈,形象地描绘了离别的痛苦。
  • 海天相望:海与天相接,象征着远方的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家庆,清代诗人,生平不详,著作较少,主要以诗词闻名,风格清新脱俗。其作品常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某次与友人珍姊分别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怀念与祝福,背景或与当时的社会风气及诗人自身的情感经历有关。

诗歌鉴赏:

《临江仙·寄怀珍姊》是一首情感真挚的词作,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表现出对友人珍姊的深厚感情。全词以清淡的笔触描绘出诗人如水般淡泊的心情,展现了一种洒脱的个性。第一句通过“镇日心情如水淡”引入,直接表明诗人的情绪状态,接着“抱琴独倚兰房”则体现了诗人宁静的生活场景和独处时的思考。

诗中提到的“仙家风度自清狂”,不仅赞美了珍姊的风采,也暗示了作者对这种清高风度的向往与钦佩。接下来的两句“荷衣蕙带,难学入时妆”则表达了诗人对珍姊不随波逐流的性格的欣赏。

在“长记驿亭分手处”一句中,诗人追忆起与珍姊的离别,笛声吹散了离愁,形象生动地传达了离别时的情感波动。最后两句“海天相望莫相忘”则是对未来的期许,希望彼此在辽阔的时空中不忘初心,保持联系。

整首词情感细腻,意境深远,展现了清代诗人对友谊的珍视与对生活的独特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镇日心情如水淡:诗人整日的心情如同清淡的水,表现出一种宁静和淡泊。
  2. 抱琴独倚兰房:在兰房中独自倚靠,手中抱着琴,营造出一种孤独而雅致的氛围。
  3. 仙家风度自清狂:珍姊如同仙人般的风度,既清高又放荡,展现出她的个性。
  4. 荷衣蕙带,难学入时妆:身着清新素雅的衣服,难以模仿流行的妆容,强调了她的不拘一格。
  5. 长记驿亭分手处:回忆起分别的地方,情感由此升腾。
  6. 笛声吹碎离肠:笛声让人心中的离愁更加浓烈,传达出深切的思念。
  7. 海天相望莫相忘:在辽阔的海天之间希望彼此不忘情谊。
  8. 生花笔底,应记好诗囊:期望在彼此的笔下能生出好诗,暗示文学的交流与情感的传递。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心情比作“水”,表现出内心的平静。
  • 对仗:如“荷衣蕙带”,形成音韵上的和谐。
  • 拟人:笛声“吹碎离肠”,赋予声音以情感,使离愁更为生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词通过对友人的怀念,表达了对纯真友谊的珍视与思念。诗人在描绘个人情感的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在离别时心灵的共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心境的淡泊与宁静。
  • :代表文人雅士的精神追求与文化气息。
  • 荷衣蕙带:象征清新脱俗,代表诗人的审美情趣。
  • 笛声:象征离愁,暗示情感的波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镇日心情如水淡”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忧伤
    • B. 宁静
    • C. 兴奋
    • D. 厌倦
  2. “仙家风度自清狂”中“仙家”指的是?

    • A. 普通人
    • B. 仙人
    • C. 诗人
    • D. 朋友
  3. “笛声吹碎离肠”中的“离肠”指的是?

    • A. 离别的痛苦
    • B. 身体的疲惫
    • C. 情感的快乐
    • D. 旅途的艰难

答案:

  1. B. 宁静
  2. B. 仙人
  3. A. 离别的痛苦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临江仙·寄怀珍姊》在情感表达上更为细腻,前者偏重于对故乡的思念,而后者则聚焦于对友谊的珍视与怀念。两首诗都展现了清代文人对情感的深刻理解,但在主题和意象上有着明显的区别。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典诗词赏析》
  • 《诗词鉴赏与创作》

相关查询

山汪休沐夏日山庄 初夏且幽庄 还赴蜀中贻示京虽游好 绵州官池赠别同赋湾字 送郑司仓人蜀 至陈仓晓晴望京虽 益州城西张超亭观妓 江中望月 相如琴台 酬杨比部员夕卜暮宿琴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通属 遁世离群 一串骊珠 鹿字旁的字 台结尾的成语 本觉 手字旁的字 发扬踔厉 行字旁的字 兵骄将傲 宣宣 悲欢离合 脸软心慈 郊祼 十字旁的字 支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