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2:00: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2:00:00
落卧明歌席,行云逐舞人。江前飞暮雨,粱上下轻尘。冶服看疑画,妆楼望似春。葛车勿速返,长袖欲相亲。
在明亮的歌席上懒散地躺着,云彩像舞者一样随风飘动。江边的黄昏雨水飞落,梁上的轻尘随之飘散。华丽的衣服仿佛是画中之物,化妆的楼阁看上去如同春天。葛车不要急于返回,长袖舞动想要亲近。
诗中提到的“明歌席”与“妆楼”都与唐代的歌舞文化密切相关,唐代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高峰,尤其在音乐和舞蹈方面有着极为发达的表现。在这一时期,歌妓不仅是娱乐的对象,也是文人墨客吟咏的题材。
作者介绍:卢照邻,字升之,号山人,唐代诗人,擅长描绘自然风光及人事情感,作品多表现出对人生的感慨与感悟。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唐代,正值社会繁荣、文化昌盛的时期,诗人在游览益州城西张超亭时,目睹当地歌舞表演,因而产生的创作灵感。
《益州城西张超亭观妓》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当时歌舞文化的繁荣与美丽。诗中前两句描绘了歌舞表演的生动场景,歌声与舞姿相得益彰,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接下来的描写则将视角转向了自然景观与人文背景的交融,江边的雨水和轻尘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惆怅。最后两句则表现了作者对舞者的情感投射,长袖舞动象征着对美好事物的热切向往与渴求。
诗歌整体上以轻快的节奏,细腻的笔触,展示了唐代歌舞文化的魅力,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人生、情感的思考。在描绘美的同时,诗人也在探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表现了对亲近与相知的渴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使用了比喻(如“冶服看疑画”)、拟人(如“行云逐舞人”),以及对仗的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与美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人际关系的思考,同时通过歌舞与自然的描写,反映了唐代社会的繁荣与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
诗中“落卧明歌席”意指什么?
“行云逐舞人”中的“逐”字可以理解为:
诗中“冶服看疑画”表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