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7 05:15: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7 05:15:36
蝶恋花 送荔裳入蜀
作者:曹贞吉
濯锦江头涛作缬。万里蚕丛,重建相如节。
渝唱巴童浑未歇。一帘晓映峨嵋雪。
红湿海棠歌正阕。帽影鞭丝,点染三川绝。
散发瞿塘清欲彻。半轮流送平羌月。
这首词描绘了蜀地的美丽景色以及送别友人的情感。词的开头,江水像绣缎一样波澜起伏,远处的蚕丛仿佛在重建古代相如的节日。渝地的歌声依旧回荡,晨光照映下的峨嵋山如雪般洁白。红色的海棠花在雨中显得娇艳动人,歌声中传来帽影和鞭声,点缀着三川的景色。最后,清澈的瞿塘江水仿佛要流淌到尽头,半轮明月轻轻送走平羌的思念。
作者介绍:曹贞吉(1688年-1747年),字子云,号秋水,清代诗人,擅长词、曲,风格独特,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词创作于送别友人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不舍和对蜀地美景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人情怀和离愁别绪。
此词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融入了深厚的人情。开头用“濯锦江头涛作缬”描绘了江水的波动,生动形象。接着提到“万里蚕丛”,不仅体现出蜀地的丰饶,也暗示着文人对历史的追溯和对传统文化的敬仰。而“重建相如节”则显示了词人对文人雅集的渴望和对友谊的珍视。
整首词的意境非常优美,既有对自然的赞美,又有细腻的情感描写。尤其是“散发瞿塘清欲彻”一句,不仅展现了水的清澈,也象征着词人心中那份清明的思念。最后一句“半轮流送平羌月”更是将离别的情感推向高潮,月亮成为了思念的寄托,暗示着友人即使远离也能共赏明月,情谊永存。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词表现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友人的深情,情感真挚,意境悠远,体现了清代文人对生活的热爱与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此词的作者是谁?
“濯锦江头涛作缬”中的“涛”指的是:
“红湿海棠歌正阕”中“阕”的意思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