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3:11: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11:04
寂寞吟怀谁与开,前村除是竹边梅。
清尊撩触香三嗅,短日吟搜肠九回。
石路与风随袖入,茆檐和月上窗来。
几番客散庭空处,独倚寒梢更一杯。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对梅花的思念。诗人问,自己寂寞的吟唱又有谁能共鸣?村子前的梅树,只有在竹林边上。清酒轻轻撩动,香气三次飘入鼻中,短暂的日子里,吟咏的情感在心中翻涌。石阶的路上,微风随袖子飘入,茅屋的檐下,月光透过窗户洒入。几次的客人散去,庭院显得空荡荡的,独自倚在寒冷的树梢上,手中再斟一杯酒。
此诗虽无明显典故,但“梅”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常象征高洁、坚韧,也常与孤独相联系,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
作者介绍:刘学箕,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以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的结合。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梅花盛开的季节,诗人或许正处在一个孤独的环境中,借梅花表达自己的情感,反映了当时一个人对生活的深思与感慨。
这首诗通过描绘梅花的孤寂与清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诗的开头以“寂寞吟怀谁与开”引入,设定了孤独的基调,接着通过“前村除是竹边梅”引出了梅花的意象,表现出孤独并不孤单的心境。诗人在饮酒时,清酒的香气引发了他的思绪,短暂的日子里,情感的吟咏如同在心中回旋。后面几句则描绘了自然的景致,石路、微风、月光都在诗人内心的孤独中增添了一丝温暖。最后,通过“几番客散庭空处,独倚寒梢更一杯”表现出诗人在客人散去后的独自沉思,暗示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思考。
整首诗围绕孤独与自然的结合,表达了诗人在孤独中对美好事物的思考与珍惜,体现了高洁与坚韧的精神。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竹边梅”指的是什么?
诗中“几番客散庭空处”表现了诗人的什么心情?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刘学箕的梅诗与王安石的《梅花》进行对比,前者更注重抒发个人情感,后者则强调梅花的坚韧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