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0 22:00: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0 22:00:50
奉和圣制答张说扈从南出鼠雀谷之作
作者:王丘 〔唐代〕
襟带三秦接,旂常万乘过。
阳原淑气早,阴谷沍寒多。
花缛前茅仗,霜严后殿戈。
代云开晋岭,江雁入汾河。
北土分尧俗,南风动舜歌。
一闻天乐唱,恭逐万人和。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南行途中所见的壮丽景象和浓厚的文化氛围。诗的开头提到三秦大地的连接,接着描述了阳光普照的气候以及阴谷的寒冷。前面用盛花装点的车队与后面肃穆的武器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和谐与威严的共存。接着提到云雾缭绕的晋岭和飞入汾河的江雁,象征着自然的美丽与生命的自由。最后,诗人感叹南方的风歌与北方的风俗,听到天乐声中的和谐,仿佛万民齐心共庆。
王丘,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以其诗作流传后世,尤其在描写自然景观和抒发人文情怀方面颇有造诣。王丘的诗风清新、典雅,常通过细腻的描绘表达对生活和自然的热爱。
此诗是响应唐朝皇帝的命令而作,意在描述南方的美丽与和谐,体现出朝廷对南方地区的重视和期盼。
这首诗不仅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观,还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诗中通过“襟带三秦接”开篇,展现了地理的广阔与交融。接下来的“阳原淑气早,阴谷沍寒多”则通过对比,生动地描绘了南北方气候的差异,表现出诗人对南方温暖气候的向往。通过“花缛前茅仗,霜严后殿戈”,诗人将盛花与武器的对比结合,既表现了和平与繁荣的景象,又暗示了背后的威严与力量。
在后半部分,诗人提到“代云开晋岭,江雁入汾河”,不仅描绘了自然之美,也暗示了生命的自由与流动。最后一句“一闻天乐唱,恭逐万人和”将诗歌推向高潮,表达了对和谐社会的渴望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在形式上,这首诗结构严谨,对仗工整,意象丰富,展示了王丘深厚的诗歌技巧。
整首诗通过描绘南方的自然与人文,表现了对和谐社会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文化传承的重视。
诗中“襟带三秦接”,三秦指的是哪个地区?
A. 陕西
B. 四川
C. 江苏
D. 广东
“阳原淑气早,阴谷沍寒多”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南北气候的差异
B. 自然景观的美丽
C. 文化的交融
D. 人民的安乐
诗的最后一句“一闻天乐唱,恭逐万人和”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对战争的渴望
B. 对和谐社会的向往
C. 对自然的赞美
D. 对孤独的感慨
王丘的《奉和圣制答张说扈从南出鼠雀谷之作》与杜甫的《春望》均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社会的思考,但王丘更偏重于描绘壮丽的自然景观和文化的和谐,而杜甫则侧重于历史的沉重与社会的动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