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述志诗》

时间: 2025-07-28 21:36:02

诗句

手握乾坤杀伐权,斩邪留正解民悬。

眼通西北江山外,声振东南日月边。

展爪似嫌云路小,腾身何怕汉程偏。

风雷鼓舞三千浪,易象飞龙定在天。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8 21:36:02

原文展示:

手握乾坤杀伐权,
斩邪留正解民悬。
眼通西北江山外,
声振东南日月边。
展爪似嫌云路小,
腾身何怕汉程偏。
风雷鼓舞三千浪,
易象飞龙定在天。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我掌握着天地间的权力,能够杀伐邪恶,保留正义,解救困苦的人民。我的眼光可以穿透西北的江山,声音能震动东南的日月。我似乎觉得自己展翅飞翔不止于狭隘的天空,腾飞之时不怕汉朝的艰难路途。风雷鼓舞着三千里的波涛,象征着飞龙的气象注定在天。

注释:

字词注释:

  • 乾坤:指天地,象征权力。
  • 杀伐权:指统治和决策的权利。
  • 斩邪留正:斩除邪恶,保留正义。
  • 解民悬:解救人民的困境。
  • 声振:声音的传播和震动。
  • 展爪:伸展爪子,象征雄心壮志。
  • 腾身:起飞,向上升。
  • 风雷鼓舞:风和雷电激励,象征力量和气势。
  • 易象:指《周易》的象辞,象征天命和变化。

典故解析:

  • 汉程偏:指汉朝的艰难历程,暗喻历史的曲折和艰辛。
  • 飞龙:在中国文化中,龙常常象征着权力和威严,同时也预示着吉祥和成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洪秀全(1814-1864),字秀全,号天王,是清代的重要历史人物,太平天国运动的领袖。他主张对抗清朝统治,建立一个以基督教为基础的新国家。其诗歌具有激昂的情感和强烈的政治诉求,体现了他对社会变革的渴望。

创作背景:

《述志诗》创作于太平天国运动时期,洪秀全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和人民的责任感,以及对未来的坚定信念,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的背景和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述志诗》是一首充满雄心壮志的作品,诗中蕴含着洪秀全对权力的掌握和对社会正义的追求。开篇“手握乾坤杀伐权”,展现了他作为领袖的自信与决断,强调了他有能力斩除邪恶,解救人民。接着,诗人通过“眼通西北江山外,声振东南日月边”,描绘了他对天下的广阔视野,显示出他胸怀大志,渴望实现自己的理想。

“展爪似嫌云路小,腾身何怕汉程偏”则进一步表达了他跃跃欲试、不畏艰难的决心。洪秀全用“风雷鼓舞三千浪”,将自然现象与自身的宏伟理想结合,表现出他内心的激荡与对未来的期许。最后一句“易象飞龙定在天”更是将个人理想与宇宙规律相结合,表明他相信自己的命运与天意相辅相成,预示着必将取得成功。

整首诗气势磅礴,情感激昂,充分体现了洪秀全作为领袖的豪情壮志与坚定信念,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手握乾坤杀伐权:表达作者对权力的掌控与行使。
  2. 斩邪留正解民悬:强调其使命是清除邪恶,维护正义,解救人民。
  3. 眼通西北江山外:指望远方的江山,展现作者的雄心。
  4. 声振东南日月边:声音响亮,影响深远,暗示其影响力。
  5. 展爪似嫌云路小:表达对狭隘环境的不满,渴望更广阔的天地。
  6. 腾身何怕汉程偏:不惧艰难险阻,坚定追求理想。
  7. 风雷鼓舞三千浪:自然力量的激励,象征巨大的气势。
  8. 易象飞龙定在天:与天命相结合,表明信心与理想的必然实现。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己比作“飞龙”,象征超凡脱俗的理想与追求。
  • 对仗:如“手握乾坤”和“声振东南”,形成和谐的韵律。
  • 夸张:将个人力量与自然现象相结合,增强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领导者的责任、理想与信念展开,表现了洪秀全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注以及对未来的坚定信念,体现了他作为太平天国领袖的使命感与自信。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乾坤:象征天地,代表权力与掌控。
  • :象征力量与希望,寓意着理想的实现。
  • 风雷:象征自然的力量与变革的希望,预示着激励和动荡。
  • 江山:代表国家与社会,蕴含着对理想社会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手握乾坤杀伐权”是什么意思?

    • A. 掌握权力
    • B. 斩除邪恶
    • C. 解救人民
    • D. 统治江山
  2. 诗中提到的“飞龙”象征什么?

    • A. 自然
    • B. 权力与理想
    • C. 人民
    • D. 历史
  3. “风雷鼓舞三千浪”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沮丧
    • B. 希望与激励
    • C. 恐惧
    • D. 冷漠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满江红·写怀》:岳飞的同样表达了爱国情怀与壮志。
  • 《登高》:杜甫的作品,反映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思考。

诗词对比:

  • 洪秀全 vs. 岳飞:两者都表达了对国家的忠诚与责任感,但洪秀全更侧重于革命与变革,而岳飞则是传统的爱国情怀。
  • 洪秀全 vs. 李白:李白的诗更注重个体的情感与自然的描绘,而洪秀全则体现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理想追求。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洪秀全与太平天国》:关于洪秀全生平与太平天国运动的研究。
  • 《清代诗词鉴赏》:对清代诗词的全面分析与解读。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二疏遗荣图 将至泗上微雪快晴 赠元晖 法云期曾存之不至 流光亭 归自河西泛舟东下示坰 戏简狄周臣 怀妙老 呈曾侯 简吕少冯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风条 言字旁的字 屹然挺立 谨重 矣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闻风响应 一字旁的字 河山之德 一不拗众 頁字旁的字 尣字旁的字 刺彪 辙乱旂靡 生字旁的字 互折 撒赖放泼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