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寄题吴介夫专壑七咏·洪泽》

时间: 2025-05-07 11:14:38

诗句

酌彼洪泽水,吾知非盗泉。

举世望甘霖,唤起神蛰渊。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1:14:38

原文展示:

酌彼洪泽水,吾知非盗泉。
举世望甘霖,唤起神蛰渊。

白话文翻译:

我品饮那洪泽的水,知道这不是盗来的泉水。
全世界都在期盼甘霖降临,唤醒了沉睡的深渊。

注释:

  • :品饮,喝的意思。
  • :指代洪泽,即洪泽湖。
  • :不是。
  • 盗泉:比喻不正当得来的水源,盗取他人的东西。
  • 甘霖:甘甜的雨水,象征着丰收和滋润。
  • 神蛰渊:形容深邃的水域,暗指沉睡的生物或潜藏的灵气。

典故解析:

“甘霖”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常用来比喻及时的雨水,象征着富饶和生机;而“神蛰”则可以理解为在水底沉睡的生物,隐喻着大自然的力量和生命的潜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学箕是宋代的一位诗人,生活在一个文学繁荣的时代。他的诗歌风格清新洒脱,常以自然景观为题材,表达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洪泽,诗人通过对洪泽水的描写,表达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思考。洪泽作为一个重要的水域,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和历史,诗人在此地的创作,体现了对环境的感悟和对人类生存状态的反思。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洪泽水”为引子,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深刻感受。首句“酌彼洪泽水,吾知非盗泉”通过品饮洪泽水,强调了这水的真实与纯净,暗示自然的馈赠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是需要珍惜和尊重的。而“举世望甘霖,唤起神蛰渊”则展现了人类对自然的依赖与渴望,甘霖的降临不仅是对土地的滋润,更是对生命的唤醒。全诗语言简练,意象深远,既有对自然的礼赞,也蕴含着对人类生存状态的警醒,强调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酌彼洪泽水,吾知非盗泉。”

    • 诗人通过饮用洪泽的水,感受到其纯洁与正当,突显对自然的尊重。
  2. “举世望甘霖,唤起神蛰渊。”

    • 描述全世界对雨水的渴望,同时也暗示着在大自然深处潜藏的生命力和潜能的觉醒。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洪泽水与盗泉对比,强调其正当性。
  • 对仗:上下句有良好的对称和节奏感,增强了诗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与珍惜,强调人类对自然的依赖与和谐共生的主题。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洪泽水:象征自然之源,滋养万物。
  • 甘霖:象征生机与希望。
  • 神蛰渊:象征潜在的生命力与自然的深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甘霖”指的是什么?

    • A. 酸雨
    • B. 甘甜的雨水
    • C. 雪
    • D. 河水
  2. 诗人通过什么手段来表达对自然的尊重?

    • A. 盗取水源
    • B. 品饮洪泽水
    • C. 砍伐树木
    • D. 不理会自然
  3. “举世望甘霖”中“举世”指的是?

    • A. 一部分人
    • B. 全人类
    • C. 自然界
    • D. 动物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 比较刘学箕与杜甫在对自然的描写中所体现的情感,刘学箕更注重自然的馈赠与生命的觉醒,而杜甫则常常寄托国事与个人忧虑,两者在诗意上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
  • 《古诗文阅读与解析》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天池 同李太守登历下古城员外新亭,亭对鹊湖 铁堂峡(铁堂山在天水县东五里,峡有铁堂庄) 宿昔 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 赠陈二补阙 续得观书,迎就当阳居止,正月中旬定出三峡 诸葛庙 伤春五首(巴阆僻远伤春罢始知春前已收宫阙)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白字旁的字 气字旁的字 跑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疑议 色字旁的字 困心横虑 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 掎摭利病 修刮 月字旁的字 玄鸟氏 嫣红姹紫 月离 包含恳的词语有哪些 悬门抉目 递流 阜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