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8 07:54: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8 07:54:30
作者: 刘学箕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何期踪迹又迟留,
行止於人自不由。
梦境固知空似蚁,
生涯却笑拙于鸠。
碧涵一镜晴天阔,
翠拥千峰宿雨收。
从此公馀须杖履,
未应草草度春休。
谁曾想我的踪迹又迟迟停留,
行与止完全由人而定。
梦中的景象固然如蚂蚁般渺小,
而我的生涯却讥讽自己像个笨鸠。
碧绿的湖面如一面镜子,晴空宽广无边,
翠绿的山峰包裹着刚散去的细雨。
从今往后闲暇时光需借助拐杖,
不应草率地度过这个春天的闲暇。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可以理解为表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自然美的向往。
作者介绍: 刘学箕,宋代诗人,风格清新自然,以描写山水和抒发个人情感著称。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诗人某次游历中,表达了他对人生无常的思考,以及对自然美的感悟。
《留滞》通篇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梦境与自然的深刻思考。开篇“何期踪迹又迟留”,便引出一种出乎意料的感慨,表明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接下来的“行止於人自不由”,进一步强化了人生的无奈,人的行动与选择常常受到外界环境的制约。
在梦境和生涯的对比中,诗人用“固知空似蚁”与“却笑拙于鸠”来形象化梦境的短暂与生活的笨拙,揭示出人对自身处境的反思。梦境似蚁,说明梦中所见的幻想虽多,却又无足轻重;而现实生活中常常要面对的愚笨与困境,令诗人感到无奈与悲哀。
“碧涵一镜晴天阔,翠拥千峰宿雨收”,此二句用极美的自然景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湖面如镜,山峰苍翠,构成了一幅生动的春日图景,给人以心灵的宁静与美的享受。
最后两句“从此公馀须杖履,未应草草度春休”,则是对未来的展望,诗人意识到在忙碌与疲惫中,应该更加珍惜时间,不应草率度过美好的春天,流露出一种对生活的责任感与珍重。
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精湛的艺术技巧,还蕴含着深邃的哲理,值得细细品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对生活无常的思考,以及对自然美的向往。诗人在感叹生活的无奈中,提醒自己珍惜时间,享受美好。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何期踪迹又迟留”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惊讶
B. 失落
C. 快乐
D. 忧愁
“梦境固知空似蚁”的意思是?
A. 梦境很大
B. 梦境很小
C. 梦境很有意义
D. 梦境与现实相同
诗的最后一句强调了什么?
A. 生活的忙碌
B. 珍惜时间
C. 自然的美
D. 梦的短暂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