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49: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49:38
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
杜甫
东阁官梅动诗兴,
还如何逊在扬州。
此时对雪遥相忆,
送客逢春可自由?
幸不折来伤岁暮,
若为看去乱乡愁。
江边一树垂垂发,
朝夕催人自白头。
在东阁的梅花唤起了我的诗兴,
与扬州的梅花相比,如何能逊色呢?
此刻我对那远方的雪景思念不已,
送走朋友在春日里能否自由?
幸好没有折梅来伤感岁末,
若是为了去看那乱七八糟的乡愁。
江边一树梅花正缓缓吐蕊,
朝夕之间催人渐渐白头。
杜甫(712-770),字子美,号杜少陵,唐代著名诗人,被誉为“诗圣”。他一生经历了盛唐到衰唐的变迁,作品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人民的疾苦,风格沉郁悲凉。
此诗作于杜甫晚年,时值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他身处蜀州,面对送别的朋友与早春梅花,诗中流露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是一首充满情感的送别诗,展现了杜甫对友人深厚的情谊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的开头,东阁的梅花唤起了诗人的创作灵感,梅花在古代象征着高洁和坚韧,与扬州的梅花相对,展示了诗人对美的追求与情感的寄托。
接着,杜甫在雪景中思念远方的友人,春日送别则引发了他对自由的渴望,流露出一种对生活的思索与反省。他意识到岁末的到来,自己不应因为思念而折梅,反而要面对内心的乡愁,这种矛盾的情感使得整首诗更加深刻。
最后,诗中描绘的江边梅树,象征着生命的延续与时光的流逝,催促人们在岁月中渐渐老去,表现了杜甫对人生的深刻理解与无奈。这首诗既有对友谊的珍视,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友谊、思念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表现了杜甫对人生无常的深刻体悟,以及对友人深厚的情感。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杜甫
C. 白居易
D. 王维
诗中提到的“东阁官梅”象征什么?
A. 美好的友谊
B. 高洁的情操
C. 时光的流逝
D. 对故乡的思念
“朝夕催人自白头”中“白头”指的是什么?
A. 年龄的增长
B. 梅花的颜色
C. 心情的变化
D. 友谊的长久
杜甫的《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与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都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送别之情,但杜甫更侧重于对时间流逝的反思,而白居易则通过草的生长变化来隐喻人生的起伏,展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情感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