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2:22: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22:49
作者:梅尧臣 〔宋代〕
江南二月草青青,
送子归时已满汀。
谁信而今有忠义,
只知七日哭秦庭。
在江南的二月,草木青翠,
送别的时候,水边已经满是草地。
谁能相信如今还有忠义之人,
人们只知道在秦庭哭泣七天。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号白华,宋代著名诗人。他的诗风清新俊逸,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人生哲理,作品多涉及生活的细腻观察。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送别友人王琪时,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和对忠义的思考。在当时社会背景下,忠义被视为重要的道德标准,但诗人却感到失望。
《走笔送王琪》以江南春天的自然景象为背景,透过送别的情景,抒发了诗人对忠义的深刻思考与失落感。开头的“江南二月草青青”描绘出春天的生机与希望,展现了友人离去时的美好时光。然而,随着诗句的深入,诗人却转向了一种对人情冷漠的自省。“谁信而今有忠义”,似乎在感叹当时社会对忠义的漠视与怀疑,反映了诗人对历史和现实的无奈与失望。他通过“只知七日哭秦庭”的对比,暗示了人们对忠义的追念与现实的残酷,表现出一种人心的变迁和对理想的失落。
整首诗呈现出一种忧伤的情感,既有对友人的思念,也有对社会价值观的反思,体现了诗人对忠义的追求与失落之间的矛盾,给人以深刻的思考与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对忠义的追求与现实的失落之间的矛盾,反映了人心的变迁和对理想的追念,展现出一种深刻的社会批判意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江南”指的是哪个地区?
诗中提到的“忠义”主要指什么?
诗中“七日哭秦庭”指的是对什么的追念?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