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6:22: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6:22:08
清明前十日大雪二首
作者: 郑刚中
五花素色逼窗檐,
纸帐重将布被添。
天为韶阳太妖治,
故令剪水作清严。
在清明前的十天,窗外雪花纷飞,五彩的雪花覆盖了屋檐;为了抵御寒冷,我在纸帐下又加了一层布被。天上春天本该温暖如阳,却仿佛被妖邪所扰,使得水流似乎被剪断,变得清冷而严峻。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韶阳”常用来形容春天的美好,而“剪水”则暗指春水流动的美好状态被打断,反映了自然界的变化。
作者介绍
郑刚中,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他以其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情感表达而闻名。其诗风清新,常关注生活的细节和自然的变化。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清明前后,正值春季,然而却遭遇降雪,反映了自然界的异常变化,可能表达了诗人对气候变化的感慨和对春天的渴望。
这首诗通过描绘清明前夕的雪景,展现了春天本应温暖的特征与突如其来的冷酷天气之间的对比。诗中“窗檐”与“纸帐”构成了室内与室外的鲜明对比,增强了诗歌的层次感。诗人用“天为韶阳太妖治”来表达对春天的失望,显示出对自然变幻的无奈。整体而言,诗歌不仅在描写上生动形象,也在情感表达上深刻,反映了作者对春天的期待和对突如其来的冷酷气候的困惑。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揭示了春天的期待与现实的违背,表现了诗人对自然变幻的感慨和对生活的细腻观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该诗描写了哪个季节的景象?
a) 夏季
b) 秋季
c) 春季
d) 冬季
“剪水”在诗中象征什么?
a) 水的流动
b) 春天的消失
c) 雪花的飞舞
d) 温暖的阳光
作者通过什么手法表达对天气变化的感慨?
a) 夸张
b) 比喻
c) 对比
d) 拟人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在杜甫的《春夜喜雨》中,春雨带来的生机与希望形成了与郑刚中诗中冷酷气候的鲜明对比。杜甫的诗强调生命的复苏,而郑刚中的诗则表现了对春天的失落与期待,体现了不同诗人对春天的不同感受与描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