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渭村酬李二十见寄》

时间: 2025-04-27 01:59:30

诗句

百里音书何太迟,暮秋把得暮春诗。

柳条绿日君相忆,

梨叶红时我始知。

莫叹学官贫冷落,犹胜村客病支离。

形容意绪遥看取,不似华阳观里时。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1:59:30

原文展示

渭村酬李二十见寄
白居易 〔唐代〕

百里音书何太迟,
暮秋把得暮春诗。
柳条绿日君相忆,
梨叶红时我始知。
莫叹学官贫冷落,
犹胜村客病支离。
形容意绪遥看取,
不似华阳观里时。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与友人李二十之间的思念与感慨。诗中提到音信传递的缓慢,尽管已是秋末,却才收到春天的诗作。柳条在阳光下依然青翠,提醒着我对你的思念;而梨叶已红,却让我意识到你已不在身边。不要叹息我在学官中冷落贫困,毕竟比起村中的病客,我的境遇要好得多。虽然我与你的心情遥远,但此时的我并不像在华阳观中那般悠闲。

注释

  • 百里音书:指远隔百里之遥的书信,形容音信传递缓慢。
  • 暮秋:秋末时节,意指时间的流逝。
  • 绿日:指阳光照射下的柳条,象征春天的生机。
  • 梨叶红时:指梨树叶子变红的时节,暗指秋天的到来。
  • 学官:指在官场或学术界的身份,带有一些无奈和失落的情感。
  • 村客:村庄中的客人,通常指生活状况较差的人。
  • 华阳观:华阳观是道教的一处名胜,常被用作悠闲自在的象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以其平易近人的语言和清晰的思想著称。他的诗歌涉及社会、政治、生活等多个方面,常通过个人情感表达对社会的关注。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白居易任职于长安时,正值秋季,他收到朋友李二十的来信,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身处官场的感慨。诗中流露出对友谊的珍视与对生活的思考。

诗歌鉴赏

《渭村酬李二十见寄》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作,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自身处境的反思。开篇以“百里音书何太迟”引入,强调了信件传递的滞后,表现出对友人音信的渴望。接着,通过描写“柳条绿日”、“梨叶红时”两个意象,将时间的流逝与情感的积累紧密相连。柳条的青翠象征着春天的生机,激发了对友人的思念,而梨叶的红色则暗示着秋天的来临,使得思念感愈加深重。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对自己身处的学官身份进行反思,感叹自己的贫乏与冷落,然而他也意识到,相比于那些生活困顿的村客自己的境遇要好得多。这种自我安慰的方式体现了诗人乐观的生活态度。最后一句“形容意绪遥看取,不似华阳观里时”,则透露出在心情与景色的对比中,诗人对友人的思念显得更加浓烈,流露出的是一份无奈与思索。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百里音书何太迟:音信相隔百里,何以如此迟缓?表达了对友人音信的渴望。
  2. 暮秋把得暮春诗:虽然已是秋末,书信中却提到了春天的诗,反映出时间的错位。
  3. 柳条绿日君相忆:柳条在阳光下依然青翠,唤起对友人的思念。
  4. 梨叶红时我始知:梨叶变红,提醒我意识到友人的缺席。
  5. 莫叹学官贫冷落:劝诫自己不要为学官的冷落而叹息。
  6. 犹胜村客病支离:自我安慰,与村客的艰难相比,自己的情况更好。
  7. 形容意绪遥看取:心情与情绪是遥远的,难以靠近。
  8. 不似华阳观里时:与华阳观的悠闲时光相比,现在的心境则是孤独与思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象比作情感的寄托,如“柳条绿日”代表思念的生机。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上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与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思念、孤独与自我反思展开,表现出人际关系的深情与生活境遇的无奈,展现了白居易对友谊的珍视和对人生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柳条:象征着春天的生命力与希望,映射出对友人的期待与思念。
  • 梨叶: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秋天的到来,暗示着孤独的情感。
  • 学官:代表着社会地位与生活状况,承载着诗人对自身境遇的思考。
  • 村客:象征着生活的艰辛与落魄,引发对人生的反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柳条绿日”象征着什么?

    • A. 秋天
    • B. 思念
    • C. 冬天
  2. 诗人如何看待自己在学官的身份?

    • A. 非常高兴
    • B. 感到冷落
    • C. 感到无奈
  3. “百里音书何太迟”中的“音书”指的是什么?

    • A. 音乐
    • B. 信件
    • C. 书籍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白居易的《渭村酬李二十见寄》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均表达了对亲友的思念,但白居易的诗更侧重于自然意象与个人情感的结合,而杜甫则更多地反映了社会背景对个人的影响与人生的艰辛。两者在主题上的共通性与表现手法的差异,展现了唐代诗歌的多样性。

相关查询

上郡守 题巴州光福寺楠木 酬别杜二 巴岭答杜二见忆 寄题杜拾遗锦江野亭 贺新郎(代寄) 喜迁莺令(西湖) 木兰花慢·送人之官九华 柳梢青(杨花) 清平乐·图书一室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莫知所为 包含涩的成语 手不释书 耂字旁的字 深明大义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戈字旁的字 丰亨豫大 釒字旁的字 官家 看墓 就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涤瑕蹈隙 鹿字旁的字 洗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舍本逐末 傍亮儿 市梢 衣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