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5:21: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21:59
冬夜作短歌
陆游 〔宋代〕
饥鼠窥残灯,寒犬踏枯叶。
小室拥燎炉,清笳下危堞。
老人素多疾,举动常畏怯。
衣裘视寒暖,日夜自调燮。
食必按本草,下箸未尝辄。
体安疾自去,药石无此捷。
敢学李轻车,霸亭夜游猎。
况如马新息,万里听鸢跕。
欲求神气住,先戒事物接。
宁为子光瘖,不效啬夫喋。
明晨一杯粥,趺坐横白。
无鱼何足道,为尔歌长铗。
在这个寒冷的冬夜,我看到饥饿的老鼠偷偷窥视着微弱的灯光,寒冷的狗在枯叶上踏出声响。小小的房间里,火炉温暖而热烈,清风吹拂着高耸的墙头。年迈的老人身体多病,行动总是小心翼翼。衣服的厚薄根据寒冷和温暖来调节,日夜都在调整自己的作息。饮食必定依照药典,吃起来从不随便。身体安稳,病痛自然会消去,药物和石头没有这样的快捷。敢于学习李白那种轻松自在的生活,夜间在亭子里游玩狩猎,像年轻的马儿在千里之外听到鹰的鸣叫。想要追求神气的宁静,首先要戒掉对世事的执着。宁愿做个聋子,不愿做个唠叨的抠门。明天早上喝一碗粥,端坐在白色的地上。没有鱼又何必谈论钓鱼,为了你我歌唱长久的乐曲。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文人、政治家。生于1185年,卒于1269年,作品众多,尤以诗词著称,表现了他对国家、对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和感慨。
《冬夜作短歌》创作于陆游晚年,反映了他在冬夜里的孤独感受,同时也体现了他对生活的态度与哲学思考。在战乱频繁、饥寒交迫的年代,陆游以诗歌表达了对生活的坚守及对精神自由的渴望。
这首《冬夜作短歌》以冬夜为背景,描绘了诗人身处寒冷、孤独的环境中所体验到的种种情感。诗开头用“饥鼠窥残灯,寒犬踏枯叶”来渲染一种凄清的氛围,展现出冬夜的冷寂和生活的艰辛。接着,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的生活状态,表达出对养生与安宁的追求,讲述了老人对寒暖的细致调节,饮食的讲究,以及对药石的看法,显示出他对生活的认真态度。
尤其在“敢学李轻车,霸亭夜游猎”一句中,诗人透出对李白那种潇洒不羁生活的向往,但又不忘现实的束缚,表现出一种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心态。最后,诗人以“无鱼何足道,为尔歌长铗”结束,意在强调生活中简朴的快乐和精神的满足,暗示着在贫困与艰难中仍能保持乐观的态度。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生活的热爱。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体现了在艰难的环境中对健康和内心安宁的追求,强调了简单而真实的生活态度,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现实的矛盾。通过对冬夜的描绘,诗人传达了对生命的珍视和对精神自由的渴望。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A. 白居易
B. 李白
C. 陆游
D. 杜甫
“饥鼠窥残灯”中的“饥鼠”指的是什么?
A. 冷清的环境
B. 生活的艰辛
C. 夜晚的孤独
D. 温暖的灯光
诗中提到的“宁为子光瘖”是什么意思?
A. 宁愿安静生活,不愿吵闹
B. 宁愿有钱,也不愿贫穷
C. 宁愿做个贪婪的人
D. 宁愿追求名利
与李白的《夜泊牛津》对比,陆游的这首诗更多地关注于内心的宁静与生活的简单,而李白则是对自由与豪放的追求,二者在情感表达上各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