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更衣曲》

时间: 2025-05-05 21:46:25

诗句

博山炯炯吐香雾,红烛引至更衣处。

夜如何其夜漫漫,邻鸡未鸣寒雁度。

庭前雪压松桂丛,廊下点点悬纱笼。

满堂醉客争笑语,嘈囋琵琶青幕中。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21:46:25

原文展示:

博山炯炯吐香雾,红烛引至更衣处。
夜如何其夜漫漫,邻鸡未鸣寒雁度。
庭前雪压松桂丛,廊下点点悬纱笼。
满堂醉客争笑语,嘈囋琵琶青幕中。

白话文翻译:

博山香炉中袅袅的香雾升腾,红烛引导着我走向更衣的地方。夜啊,怎么会这么漫长,邻家的鸡还没叫,寒雁已经飞过。庭前的雪压弯了松树和桂花丛,廊下点点灯光映照着悬挂的纱笼。满堂的醉客争相欢笑,琵琶声在青色的幕布中嘈杂回荡。

注释:

  • 博山:指博山香炉,古代一种香炉,通常用来焚香。
  • 炯炯:形容光亮的样子,这里指香雾缭绕。
  • 红烛:指红色的蜡烛,常用作夜晚照明。
  • 更衣处:指更换衣物的地方。
  • 夜如何其夜漫漫:表达夜晚漫长无尽的感觉。
  • 邻鸡未鸣:邻居的鸡还没有叫,暗示时间还早。
  • 寒雁度:寒冷的雁群飞过,描绘冬季的景象。
  • 庭前雪压松桂丛:雪压在松树和桂花丛上,描绘冬日雪景。
  • 悬纱笼:指用纱帘悬挂的灯笼。
  • 满堂醉客争笑语:指满堂的客人醉酒后高声说笑。
  • 嘈囋琵琶青幕中:琵琶声嘈杂,背景是青色的幕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号谦斋,唐代著名诗人、散文家。他的诗作以清新、俊朗著称,常反映社会现实和人生哲理。刘禹锡曾任职于多个地方,因直言不讳而遭贬谪,经历了许多政治风波。

创作背景:

《更衣曲》创作于唐代,正值盛唐时期,社会相对繁荣,文化艺术蓬勃发展。此诗描绘了一个冬夜的场景,展现了当时的生活风貌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感受。

诗歌鉴赏:

《更衣曲》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一个冬夜的温馨场景,诗的开头以“博山炯炯吐香雾”引入,香气缭绕,给人一种宁静而又神秘的感觉。接着,通过“红烛引至更衣处”描绘了温暖的氛围,营造出一种亲密的生活场景。诗的中间部分,诗人通过“夜如何其夜漫漫”表达了夜晚的漫长和寂寥,暗示着对时间的感慨。

后半部分则转向了热闹的场景:“满堂醉客争笑语,嘈囋琵琶青幕中”,在描写宴会的喧闹与欢愉中,反映了人们在寒冷的季节中追求温暖和欢乐的情感。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冬夜的两种对比:宁静与喧嚣,孤独与热闹,突显了人们在生活中对温暖与欢乐的渴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博山炯炯吐香雾:开篇描绘了香炉的香气,营造出神秘氛围。
  2. 红烛引至更衣处:红烛的光辉引导着人们走向温暖的空间,传达出温情。
  3. 夜如何其夜漫漫:夜晚显得漫长,感叹时间的流逝。
  4. 邻鸡未鸣寒雁度:邻里的鸡尚未叫,寒雁飞过,暗示时间的早晨尚未到来。
  5. 庭前雪压松桂丛:雪压弯了松树与桂花,画面清冷却美丽。
  6. 廊下点点悬纱笼:灯光的点点映照出温暖的气氛。
  7. 满堂醉客争笑语:醉客之间的欢声笑语形成鲜明对比。
  8. 嘈囋琵琶青幕中:琵琶声在热闹中回荡,增加了诗歌的音律美。

修辞手法:

  • 比喻:用“博山炯炯”比喻香气的浓郁。
  • 拟人:借用“雪压松桂丛”来表达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 对仗:如“满堂醉客争笑语”与“嘈囋琵琶青幕中”的结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冬夜的生活场景展开,表现了人在寒冷中追求温暖与欢乐的情感。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生活的两面性,既有孤独的夜晚,也有热闹的欢聚,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博山香炉:象征着宁静与内心的修养。
  2. 红烛:代表温暖与光明。
  3. 寒雁:象征着孤独与时光的流逝。
  4. 庭前雪:象征着冬季的清冷和自然的美丽。
  5. 醉客:代表了人们对生活的享受与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更衣曲》的作者是谁?

    • A. 白居易
    • B. 刘禹锡
    • C. 杜甫
    • D. 王维
  2. 诗中提到的“博山”指的是什么?

    • A. 一座山
    • B. 一种香炉
    • C. 一种花
    • D. 一种鱼

答案:

  1. B. 刘禹锡
  2. B. 一种香炉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 《月夜忆舍弟》——杜甫

诗词对比:

  • 刘禹锡的《更衣曲》与白居易的《琵琶行》均描绘了夜晚的场景,但刘禹锡更偏重于生活中的细腻观察,而白居易则侧重于个人的情感表达和音乐的魅力。两者在表达上各具特色,但都体现了唐代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洞察。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传》
  • 《诗词鉴赏与写作》

相关查询

中秋日游能仁北寺两刹 槜李道中二首 至荆公墓 至荆公墓 鹧鸪 招魂 赠赵子野歌 赠隐者 赠相士丁日宣 赠苏召叟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赞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鷩雉 电椅 長字旁的字 巳字旁的字 鹿字旁的字 志广才疏 食字旁的字 发秃齿豁 包含制的成语 包含牍的成语 飞电 口字旁的字 有目共赏 地下水回灌 汰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十步之内,自有芳草 野艳 安贫乐道 应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