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34: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34:31
赠苏召叟
周文璞
句容县古寺,壁有道玄笔。
晃晃缨络躯,渺渺烟雾质。
一堵最光怪,朱泥久堙郁。
泥去墨亦尽,惨淡意都失。
恨不还其人,加巾急鞭抶。
毁弃加弗敬,请论如汉律。
罗汉院塔影,颠倒难致诘。
稗书志海翻,此理殊未必。
今君所归路,正向此中出。
况有吊古才,仰天痛呼屈。
勿称荒唐言,析理资按述。
其馀传播咏,淋漓满箱帙。
栖霞者悲壮,茅洞者清逸。
珍题倘相命,当第为甲乙。
在句容县的一座古老寺庙里,墙壁上有道德高深的书法。
那书法晃动着,似乎与身躯相连,迷离的烟雾般的质感。
其中一面墙壁最为奇特,朱泥的色彩因岁月而显得沉郁。
泥去墨尽,书法的意境也随之消失殆尽。
我怨恨不能将其还给其人,急忙用鞭子驱赶。
毁弃之物未受尊重,且请依照汉朝的法律来论断。
罗汉院的塔影,颠倒而难以追问。
稗官野史翻覆着记载,这道理未必如此简单。
如今您所要归去的道路,正是从这里出来。
何况有古籍的吊唁,我仰天痛哭,感到屈辱。
不要称我言辞荒唐,分析理性也是要有所依据。
其余的传播诗歌,淋漓尽致装满箱笼。
栖霞的诗人悲壮,茅洞的隐士清逸。
如果有珍贵的题字,应该按甲乙的顺序排列。
作者介绍:周文璞,南宋时期的诗人,以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思,常表现对历史的思考与对现实的反思。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对历史与文化的深思之际,周文璞或许受到当时社会变革的影响,表达对古代文化的敬仰与对现代社会变迁的无奈。
《赠苏召叟》是一首充满历史感与文化反思的诗作。诗人通过描绘句容县古寺的景象,表达对古老书法的赞美,同时隐含对文化遗失的忧虑。诗中的“道玄笔”与“朱泥”构建了一个既古老又神秘的文化空间。通过“晃晃缨络躯,渺渺烟雾质”,诗人形象地描绘了书法笔触的灵动与烟雾般的飘渺,使得读者仿佛可以感受到书法的生命力。
“恨不还其人,加巾急鞭抶”则表现了诗人对文化传承的迫切愿望,他渴望将逝去的文化重新找回。接下来的“毁弃加弗敬”进一步揭示了对古文化被忽视与轻视的愤慨。诗中多次提到的“罗汉院”、“稗书”等意象,既是对古代文化的追忆,也是对现状的反思,诗人以此表达对历史的不满和对文化的渴望。
最后,诗中提及的“栖霞者悲壮,茅洞者清逸”,则将诗人对两种人格的反思融入其中,象征着人们在历史长河中的不同选择。整首诗构建了一个复杂的文化场域,展现了周文璞对历史、文化与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与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展现了对古代文化的追思与对现代文化失落的反思,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敬仰与对现实的无奈,鼓励人们珍视文化遗产。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道玄笔”指的是什么?
诗人对古代文化的态度是怎样的?
“栖霞者悲壮,茅洞者清逸”中所表达的意思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