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10:34: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10:34:35
肮脏自山林,伊优自朝市。
是耶其非欤,一笑付图史。
纷华勿与战,深沟闭坚垒。
岁月曾几何,折北俱披靡。
问君胡能然,待以不争耳。
北山有微行,聊足屣吾履。
未莎者维菊,未棘者维杞。
撷之复湘之,寒绿冰人齿。
秋声在树间,饷我一睡美。
谁其惊周公,山鸟亦逝矣。
肮脏的事物来自山林,优雅的事物则源自朝市。
这是真的还是假的吗?我只需一笑置之。
纷繁的华丽不必与之争斗,深沟高墙也无法阻挡。
岁月已经流逝了多少,北国的景色已然凋零。
我问你怎么能如此?只待不与之争。
北山上有微风轻拂,足以让我舒适如履。
尚未开花的菊花,尚未结果的杞树。
采撷它们再加以点缀,寒绿的光景令人心醉。
秋天的声音在树间响起,给我带来美好的梦境。
谁能惊扰周公的安宁,连山鸟也随之远去。
方岳,字君毅,号石山,宋代诗人,著名于山水田园诗,作品多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世纷扰的超然态度。
此诗创作于宋代,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的思考与感悟,表达了对自然的向往及对繁华世俗的淡漠态度。
方岳的《郑佥判取苏黄门图史园囿文章鼓吹之语为韵见》是一首充满哲思的诗作。诗的开头以“肮脏自山林,伊优自朝市”引出对比,展现了自然与社会的双重世界。接着,诗人对纷华的批判,反映了他对物质世界的厌倦与对心灵自由的向往。诗中“岁月曾几何,折北俱披靡”的感叹,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对美好事物凋零的惋惜。
而“问君胡能然,待以不争耳”则表达了诗人对生活态度的哲学思考,强调一种“无争”的生活理念,似乎在告诉世人,只有放下争斗,才能获得内心的平静。此外,诗中细腻的自然描写,如“北山有微行,聊足屣吾履”,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令人感受到一种轻松与恬淡的生活境界。
总体而言,方岳在这首诗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的宁静与人生的哲理,表现出对世俗的超脱与对自然的向往,蕴含着深刻的思考和丰富的情感。
整体看,诗歌传达出对繁华世俗的批判与对自然的向往,表达了一种平和、无争的生活态度,展现了诗人对内心宁静的追求,反映出宋代文人的哲学思考。
诗中“肮脏自山林,伊优自朝市”表达了什么?
A. 自然与社会的对比
B. 诗人的生活态度
C. 对历史的反思
答案:A
“岁月曾几何,折北俱披靡”中“折北”指的是什么?
A. 北方的风景
B. 时代的变迁
C. 人生的无常
答案:B
诗人在诗中提到的“未莎者维菊,未棘者维杞”是想表达什么?
A. 对未来的希望
B. 对生活的无奈
C. 对自然的热爱
答案:A
以上内容为对《郑佥判取苏黄门图史园囿文章鼓吹之语为韵见》的全面解析,从诗歌的内容、背景到意象、主题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与欣赏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