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6:22: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6:22:15
用王侍郎韵寄题医僧道森药山阁
蚊蛭侯王空培塿,大千世界无何有。
痴儿不省芭蕉身,持与冰霜斗长久。
三生慈悯鱼十千,却来世间吁可怜。
一百四病更相缠,纵有佛力难言诠。
不如一念圆觉净,四大乾坤无可病。
云根灵草自春风,夜立齐腰山雪盛。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世间疾苦和生命困扰的深刻思考。诗中提到的“蚊蛭侯王”象征着微不足道的存在,暗示了人类在浩瀚宇宙中的渺小。“痴儿”不明白世间的苦难,与冰霜斗争,反映了人类对抗严酷现实的无奈。“三生慈悯”意指对众生的怜悯,然而面对一百四种病痛,佛力也难以解脱。“不如一念圆觉净”强调心灵的觉悟与清净才是解决痛苦的根本。“云根灵草”与“夜立齐腰”则描绘了自然之美与生命的坚韧。
方岳,宋代诗人,以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融入哲理思考,对人生、自然和佛教有深入的探讨。
这首诗创作于方岳晚年,受到当时社会动荡以及对人生命苦的深刻思考。他通过对医僧道森的药山阁的题咏,表达了自己对生命苦难的理解与反思,试图通过诗歌传达出对世间苦难的怜悯和对心灵觉悟的追求。
这首诗以哲理性和抒情性相结合的方式,深入探讨了生命的苦难与超脱之道。开头以“蚊蛭侯王空培塿”引入,形象地表达了人类在宇宙中的渺小,暗示世间的种种困扰似乎都是微不足道的。接着提到“痴儿不省芭蕉身”,以此隐喻人们对自身处境的无知,反映了人对生命的无常与脆弱的不自觉。在诗中,作者通过对疾病的描绘,展现人类在生死面前的无奈与挣扎,尽管佛教有解脱之道,但现实的痛苦依然是难以言说的。
然而,诗的转折在“宁如一念圆觉净”,展现了作者对内心觉悟的追求,强调心灵的净化与觉悟才是超越痛苦的根本之道。最后以“云根灵草自春风”收尾,描绘出自然生命的力量与美好,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命态度。整首诗以其深邃的哲理和细腻的情感,展示了方岳对生命的深刻理解与独到的思考。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探讨生命的苦难与超脱之道,通过对人类处境的反思和对心灵觉悟的追求,传达出一种对世间苦难的怜悯与对净化心灵的渴望。
“蚊蛭侯王”主要象征什么?
A. 人类的伟大
B. 人类的渺小
C. 自然的力量
D. 宗教的信仰
“不如一念圆觉净”表达了什么思想?
A. 物质的重要性
B. 心灵的觉悟才是解脱的根本
C. 痛苦是无法避免的
D. 对自然的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