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千秋岁 和丹麓五十自寿韵》

时间: 2025-07-27 23:26:41

诗句

青山不换。

百岁平分半。

鹏鸟息,鱼龙变。

年来知寡过,笛退原非贱。

逍遥也,草堂长画探诗卷。

花底春光晏。

柳外莺声乱。

杯在手,何须叹。

未逢宣室外召,且遂墙东。

从此后,覆蕉梦鹿凭他幻。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23:26:41

诗词名称: 千秋岁 和丹麓五十自寿韵

作者: 丁澎 〔清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青山不换。百岁平分半。鹏鸟息,鱼龙变。年来知寡过,笛退原非贱。逍遥也,草堂长画探诗卷。花底春光晏。柳外莺声乱。杯在手,何须叹。未逢宣室外召,且遂墙东。从此后,覆蕉梦鹿凭他幻。


白话文翻译:

青山依旧不变,百年时光已过了一半。大鹏鸟歇息,鱼龙也翻身变化。回首往年,才知年岁已不多,笛声渐渐消退并非因为贱价。闲适的日子里,草堂里长久地吟咏着诗卷。花底春光正好,柳外黄莺声声乱响。手中把杯,何必叹息。未曾遇到宣室外的召唤,不妨随意向东走。从此以后,覆蕉之梦,鹿也随他去幻影。


注释:

  • 青山不换:青山依旧如故,象征着永恒与不变。
  • 百岁平分半:百年人生已过去一半,感慨时间流逝。
  • 鹏鸟息,鱼龙变:大鹏已歇,鱼龙变化,暗示世事变迁,人生无常。
  • 笛退原非贱:笛声渐退,并非因为贱,指音乐的流逝与价值关系。
  • 草堂长画探诗卷:在草堂中悠然自得,吟咏诗篇,表现一种轻松自在的生活态度。

典故解析:

  • 鹏鸟:大鹏鸟出自《庄子》,象征着高远的志向与追求。
  • 宣室:指的是古代的宫殿,代表着权力与地位,未曾召唤则无须牵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丁澎,清代诗人,生于书香门第,擅长诗词与散文,风格清新自然,常以山水田园为题材,表达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向往。

创作背景:

本诗作于丁澎年届五十之际,借以自寿,表达对过去岁月的回顾与对未来的展望,体现出一种淡泊明志、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


诗歌鉴赏:

《千秋岁》是丁澎在年过半百之际所作,诗中表现出一种洒脱与从容的生活态度。诗的开篇“青山不换”,便引出了时间的主题,青山如故,岁月却在悄然流逝,令人感慨万千。接着,“鹏鸟息,鱼龙变”,通过自然界的变化反映人事的无常,表达了对生命短暂的思考。

在诗的中段,丁澎描绘了自己在草堂中吟咏诗篇的悠闲生活,展现了一种隐逸的生活理想。诗中的“花底春光晏”与“柳外莺声乱”,构成了一幅生动的春日图景,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享受。最后的“杯在手,何须叹”更是强调了生活的淡然与洒脱,即使未曾得到权势的召唤,也无须感到遗憾,享受当下便是最大的幸福。

整首诗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展现出诗人对人生的感悟与哲思,同时也体现了中国古典诗词中对自然的崇尚与对人生的深刻理解。诗的情感基调由感伤转向平和,给予读者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青山不换:象征永恒,暗示人生的短暂与自然的持久。
  • 百岁平分半:自我反思,感慨时间流逝。
  • 鹏鸟息,鱼龙变:寓意外界变化与人生无常。
  • 笛退原非贱:表达对艺术价值的思考。
  • 逍遥也,草堂长画探诗卷:描绘隐逸生活的乐趣。
  • 花底春光晏,柳外莺声乱:营造春日的美好氛围。
  • 杯在手,何须叹:强调珍惜当下的心态。
  • 未逢宣室外召,且遂墙东:暗示对世俗权力的超脱。
  • 覆蕉梦鹿凭他幻:表达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接受。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鹏鸟息,鱼龙变”,形成对比,增强表现力。
  • 比喻:用自然景象比喻人生,生动形象。
  • 拟人:赋予自然以情感,使诗句更具生命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对自然生活的热爱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淡然态度,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哲学思考,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青山:象征恒久与不变。
  • 春光:象征生机与希望。
  • 柳外莺声:象征春天的活力与生命的延续。
  • 草堂:象征隐逸与自在的生活状态。

文化内涵:

这些意象不仅体现了自然的美,更蕴含了中国古代文化中对清静生活的向往与哲学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千秋岁》的开头描绘了哪个自然景象? A. 大海
    B. 青山
    C. 沙漠
    D. 雪山

  2. 诗中提到“鹏鸟息,鱼龙变”,这两者象征着什么? A. 生命的延续
    B. 事物的变化
    C. 自然的宁静
    D. 权力的追求

  3. 诗中“杯在手,何须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态? A. 悲伤
    B. 愤怒
    C. 享受当下
    D. 迷茫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朱自华《春晓》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春晓》:同样展现对自然的热爱及对光阴流逝的感慨,但更侧重于春天的生机。
  • 《山居秋暝》:强调山水之美与隐逸生活,情感基调略显沉静。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诗歌史》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秋野五首 前出塞九首 其七 寄常徵君 发秦州(乾元二年自秦州赴同谷县纪行) 归燕 柳司马至 卜居 送司马入京 八哀诗。故司徒李公光弼 忆弟二首(时归在南陆浑庄)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牛鼎烹鸡 上停 返本朝元 醉虾 示字旁的字 祸门 比字旁的字 高谈虚辞 包含磊的成语 豕字旁的字 至字旁的字 漏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使绊子 摇尾求食 择交而友 黍字旁的字 堂威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