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忆弟二首(时归在南陆浑庄)》

时间: 2025-05-02 15:19:29

诗句

丧乱闻吾弟,饥寒傍济州。

人稀吾不到,兵在见何由。

忆昨狂催走,无时病去忧。

即今千种恨,惟共水东流。

且喜河南定,不问邺城围。

百战今谁在,三年望汝归。

故园花自发,春日鸟还飞。

断绝人烟久,东西消息稀。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5:19:29

忆弟二首(时归在南陆浑庄)

作者:杜甫 〔唐代〕

原文展示:

丧乱闻吾弟,饥寒傍济州。
人稀吾不到,兵在见何由。
忆昨狂催走,无时病去忧。
即今千种恨,惟共水东流。
且喜河南定,不问邺城围。
百战今谁在,三年望汝归。
故园花自发,春日鸟还飞。
断绝人烟久,东西消息稀。


白话文翻译:

听闻乱世中我的弟弟受苦,饥寒交迫在济州附近。
人烟稀少我无法到达,战事频繁又怎么能见面呢?
回想当年狂奔逃走,没时间去忧虑病痛。
如今心中千般恨意,只能与江水一起东流。
幸好河南的战事已经平定,不再关心邺城的围困。
如今经历百战的有谁呢?我已三年盼望你的归来。
故乡的花儿自行盛开,春天的鸟儿依旧在飞。
人烟早已断绝,东西之间的消息也愈发稀少。


注释:

  • 丧乱:指社会动乱,战乱。
  • 济州:地名,位于中国东南沿海。
  • 兵在见何由:战争在,何时才能见面呢?
  • 千种恨:指心中无尽的痛苦和怨恨。
  • 河南:地名,历史上著名的战场之一。
  • 邺城:地名,曾遭围困的地方。
  • 故园:故乡。
  • 断绝人烟久:指与外界的联系断绝已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誉为“诗圣”。他的诗歌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百姓的苦难。

创作背景:该诗作于安史之乱期间,杜甫在乱世中失散了家人,尤其是他的弟弟,心中充满了对亲人的忧虑与思念。诗中表现了对家庭、亲情的深切怀念和对战乱的无奈。


诗歌鉴赏:

杜甫的《忆弟二首》展现了他作为一位诗人的深厚情感与对家族的牵挂。全诗充满了对战乱的叹息与对亲人的思念,情感真挚动人。开篇便描绘了社会动乱的背景,诗人通过“丧乱闻吾弟”的直白表达,传达出对弟弟遭受苦难的深切关怀。接着,诗人回忆起过去的种种,展现出一种无奈与绝望,特别是“忆昨狂催走,无时病去忧”一句,体现了他在动乱中不得不逃避现实的无奈。

后半部分,诗人虽然在困境中依然保持一线希望,尤其是“且喜河南定”,暗示着战乱的缓解,但同时又提到“百战今谁在”,反映出他对往昔战斗的沉重思考。最后的“故园花自发,春日鸟还飞”则通过对自然的描绘,形成一种对比,既表达了生命的延续,也突显了人间亲情的淡薄与无常。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杜甫作为一位伟大现实主义诗人的深刻洞察与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丧乱闻吾弟:以“丧乱”开头,直接点出社会动荡的背景,唤起读者的共鸣。
  2. 饥寒傍济州:描绘弟弟在困境中的生活状况,突显生活的艰辛。
  3. 人稀吾不到:感叹人烟稀少,表明诗人无法亲自探望的无奈。
  4. 兵在见何由:通过设问方式,增强了对战争影响的感慨。
  5. 忆昨狂催走:对过去逃避的追忆,表达内心的痛苦。
  6. 即今千种恨:多种怨恨交织,形成情感高潮。
  7. 惟共水东流:水流象征着流逝的时间,恨意随水而去。
  8. 且喜河南定:虽有忧虑,但对局势好转仍抱有希望。
  9. 不问邺城围:不再关注某地的围困,表明内心的释然。
  10. 百战今谁在:感慨战乱中的生死无常。
  11. 三年望汝归:时间的流逝与对亲人的思念。
  12. 故园花自发:自然界的生机与人事的无常形成对比。
  13. 春日鸟还飞:春天的景象象征着希望与生命的延续。
  14. 断绝人烟久:强调信息的稀缺与孤独感。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水东流”比喻时间的流逝与无法挽回的遗憾。
  • 对仗:如“东西消息稀”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设问:通过疑问句增强情感的深度与思考的层次。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在战乱时代对亲情的思念与无奈,展现了杜甫对人世间苦难的深切关怀和对家人的牵挂,主题明确而动人。


意象分析:

  • :象征时间的流逝与情感的无奈。
  • 故园:代表着温暖的家庭与美好的回忆。
  • :象征自由与生命力,但在此又隐含着对亲情的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济州”是指: A. 一种食物
    B. 地名
    C. 一种动物
    D. 一种饮料

  2. “即今千种恨,惟共水东流”中“水”象征着: A. 时间的流逝
    B. 战争的残酷
    C. 亲情的温暖
    D. 生命的短暂

  3. 诗中提到的“河南定”是指: A. 战争的结束
    B. 乡土的安宁
    C. 家人的归来
    D. 自然的变化

答案

  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同样由杜甫创作,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
  • 《月夜忆舍弟》:王维的作品,描写了兄弟间的思念。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李白《静夜思》:两者都表现了对亲人的思念,但杜甫更多地关注社会动乱下的人生苦痛,而李白则更侧重于对故乡的思念。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杜甫诗集》
  • 《唐代文学与社会变迁》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风入松 风入松·过西湖旧居 风入松 春日记事 风入松 过吴门旧居 风入松 秋云 白云乡词社课 风入松 风入松 次宋人题西湖 风入松 读阮媚川《慈晖馆遗集》,书后 风入松 风入松 九月十八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走阴差 一之谓甚 旷日长久 无从说起 时难得而易失 虫字旁的字 缔婚 韭字旁的字 割开头的成语 工字旁的字 牛心拐孤 云山衣 包含内的词语有哪些 秃宝盖的字 身字旁的字 当家立业 各从其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