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02:01: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02:01:50
千秋岁(重到桃花坞)
作者: 陈三聘 〔宋代〕
当年渔隐,路转桃溪汇。
流水下,青山外。
客行花径曲,月上松门对。
撑艇子,雪中蓑笠亲曾载。
老去谁倾盖。
腰瘦频移带。
人健否,花仍在。
明年春更好,来向花前醉。
青鬓改,恁时难拚千金买。
在那年,我隐居渔舟,沿着蜿蜒的小路来到桃花溪汇合的地方。
溪水缓缓流淌,青山在远方。
我在花径中行走,月亮在松门上方映照。
撑着小船,曾在雪中穿戴蓑衣和斗笠。
如今我老去,谁还愿意为我倾斜盖子?
腰身变得瘦弱,常常调整腰带。
你是否安康?花儿依旧盛开。
明年春天会更美好,来这里在花前痛饮。
青丝已改为白发,那时再难以用千金来买回。
诗中提到的“桃溪”是一个美丽的自然景观,象征着诗人对过往隐逸生活的追忆。诗中反映出一种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自然美的向往。
陈三聘,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而著称。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隐逸生活,表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情怀。
这首诗写于诗人对过去隐居生活的回忆,表达了他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未来的期待。
《千秋岁(重到桃花坞)》是陈三聘的一首抒情诗,诗中通过对桃花溪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往事的追忆。在开头部分,诗人回忆起当年的渔隐生活,蜿蜒的小路和清澈的流水构成了一幅宁静的画面,给人以心灵上的愉悦。随着时间的推移,诗人感受到自己的衰老,身体的变化与自然的永恒形成鲜明对比,这种对比不仅展现了生命的无常,也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
诗中“明年春更好,来向花前醉”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美好期待,尽管面临衰老,他依然渴望在春天的花前畅饮,享受生命的乐趣。整首诗以自然为背景,结合个人的情感体验,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主题在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自然美的向往,展现了诗人淡泊宁静的心境,体现出一种对生命的珍视与对未来的期待。
诗中提到的“桃溪”象征着什么?
“撑艇子,雪中蓑笠亲曾载”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诗中提到的“明年春更好”反映了诗人怎样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