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5:20: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5:20:30
千秋岁
王哲 〔元代〕
汨汨尘寰扰。苦苦尤深窈。长系绊不分晓。
日生还恁地,夜梦魂惊杳。听分表。
都缘劫劫波波绍。急急心开肇。早早俱除剿。
回首处见明了。一般真个好。万道银霞绕。
这番了。秋潭皓月波光晶。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纷扰的无奈与苦闷。尘世的烦恼缠绕得深沉而难以解脱,日夜交替之间,心中总是感到迷茫与惊恐。听到时光的流逝,心中隐隐感到急切,想要早早摆脱这些困扰。回首往昔,才发现原本一切都如明朗的月光般清晰。最终,心中万道光辉环绕,似乎是经过无数的波澜后,仍能看到秋水明月的宁静与美好。
典故解析: 本诗虽无明显的历史典故,但可以理解为反映了元代诗人对生存状态的感慨,展示了对生命无常的认知。
作者介绍: 王哲,元代诗人,生平资料较少,其作品多表现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感悟,语言清丽而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时期,诗人借此表达内心对世事的感慨,反映个人的孤独与无奈。
《千秋岁》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对宁静美好的向往。开头的“汨汨尘寰扰”便将读者带入一种纷扰的氛围中,诗人在尘世的沉重压迫下,感受到难以脱身的无奈。诗句中“日生还恁地,夜梦魂惊杳”将日夜交替的无情与心灵的惶恐融为一体,展示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慨与反思。
诗的后半部分则转向希望的描绘,尤其是“回首处见明了”,诗人似乎在纷扰中找到了内心的安宁与明了,暗示着即使生活再苦,也有美好的瞬间值得珍惜。最后的“秋潭皓月波光晶”更是将宁静的意境推向高潮,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整首诗在意象构建上也颇具层次感,通过水、光等元素,营造出一种流动与变化的美,体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与美好共存的深刻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本诗的中心思想在于探讨生命中的苦与乐,尽管世俗生活繁琐,内心却仍可寻求宁静与美好。诗人通过对生活的感悟,表达了对人生的哲学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汨汨尘寰扰”中的“尘寰”指的是什么?
A. 天空
B. 大海
C. 尘世
诗中哪个意象代表了内心的宁静?
A. 秋潭
B. 烈日
C. 狂风
“急急心开肇”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A. 宁静
B. 焦虑
C. 开心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在李清照的《如梦令》中,同样表现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但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而王哲的《千秋岁》则更多地关注对生存状态的哲学反思,展现出不同的诗歌风格与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