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3:57: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57:08
作者: 陈永正 〔当代〕
类型: 古诗词
大野风生,废城鸦噪,愁满江际。
败荻摇波,滩声喧午,萧瑟如人意。
同袍不见,故山何许,腥浪沈沈千里。
但微茫征帆数点,夕阳依旧云蔽。
天涯遥想,高楼谁在,可向风前凝睇。
当日繁枝,可还开近,可溅伤时泪。
堪怜最是,流长尾短,此意溯洄难寄。
只妨他衾留洛浦,旧情易徙。
在广袤的大地上,狂风呼啸,废弃的城市中乌鸦哀鸣,忧愁弥漫在江边。
败落的芦苇在波浪中摇曳,滩涂的声音在午后喧闹,萧瑟的景象如同人心。
同袍已经不见,故乡在哪里,腥咸的浪潮在千里之外沉沉而来。
只见微茫的征帆几点,夕阳依旧被云雾遮蔽。
遥望天涯,谁在高楼之上,能够在风中凝视远方?
当年繁茂的枝叶,是否还能近前相逢,是否会溅起伤心的泪水?
令人怜惜的是,流长的尾巴短暂而易逝,这份情感逆流而上难以寄托。
只妨他人留在洛浦,旧情总是容易迁徙。
作者介绍: 陈永正为当代诗人,其作品常表现出对历史、故乡和人际情感的深刻思考,具有强烈的个人色彩和时代感。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作者在经历离别、思乡之情时的感慨,反映了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与对当下境遇的无奈。
《永遇乐》是一首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的词作。诗中描绘了一个荒凉而充满愁苦的景象,伴随着风声、鸦鸣和江水的喧闹,营造出一种萧瑟的氛围。作者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反映出内心的孤独与忧愁。尤其是“同袍不见,故山何许”一句,表达了对故乡和昔日朋友的深切思念。
诗中“夕阳依旧云蔽”更是突出了时间的流逝和无常,过去的美好时光已难再回归。最后“旧情易徙”一句,直指人心的变迁与情感的脆弱,让人感慨不已。全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情感,使读者感受到一种沉重的惆怅与对过往的追忆。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离愁别绪、时光流逝与对故乡的怀念,传达出一种深沉的孤独感与惆怅。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腥浪沈沈”是指什么?
“夕阳依旧云蔽”这句话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月下独酌》相比,陈永正的《永遇乐》更加强调离愁与思乡,而李白则更多地表现出对酒的豪情与对孤独的洒脱。两者的情感基调虽有不同,但都展现了对人生的思考与对时光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