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8:00: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00:35
永遇乐 别斯奋
作者: 陈永正
草草归来,暂教携手,抑塞须吐。
尚未纵横,还成歌哭,于事终何补。
英雄尔许,功名休问,只恐岁华迟暮。
约他年男儿身手,故人斯意良苦。
瘴云迢递,一麾安往,不信天涯无路。
千里波声,叩舷应见,海月黄如土。
莫吊前修,五公祠畔,寥寞茅丛椰树。
凭谁唤,苍茫北陆,蛰龙宵舞。
草草地归来,暂时与朋友携手,心中的郁闷必须吐露出来。
尚未施展抱负,却先哭泣歌唱,这样对于事情到底有什么补救呢?
像你这样的英雄,功名不必过分追问,只怕年华已渐迟暮。
约定来年再展现男儿的手段,朋友的这番心意是良苦的。
瘴气和云雾遥远而笼罩,我一挥手便想去往何方,不相信天涯无路。
千里海浪声,叩击船舷应能见到,海上明月如同黄土。
不要再吊念往日的功业,在五公祠旁,寂寞的椰树和茅草丛生。
凭谁来呼唤,苍茫的北方大地,蛰伏的龙在夜间起舞。
作者介绍:
陈永正,生于当代,著名诗人。他的诗风常常带有浓厚的个人情感,擅长将个人的思考与自然景象结合,表达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作者经历了一段迷惘和思考的时期,表达了对人生、友情和理想的深刻思索。诗中借用自然景象表达内心的情感,反映了社会变迁带来的思考与无奈。
《永遇乐 别斯奋》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整首诗以抒情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与对未来的期盼。开篇用“草草归来”引出一种急切的情绪,表达了在外漂泊后归来的心情。接着,诗人借助对功名和时光流逝的思考,表现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无奈。诗中提到的“英雄尔许”反映了对自身价值的重新审视,强调了不应过于追求功名,而应关注内心的真实感受。
在意象上,诗人使用了“千里波声”和“海月黄如土”来描绘海的辽阔和神秘,暗示人生旅途的艰难与美好并存。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诗人将个人情感与外界环境相互交融,形成一种深刻的生命感悟。
最后,诗人通过对“苍茫北陆”的呼唤,表达了对未来的渴望与对理想的坚持,尽管生活充满挑战,但仍然相信希望与美好依然存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反映出对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无奈,强调了珍惜友情与时光的主题。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草草归来”是指什么?
A. 归来匆忙
B. 归来轻松
C. 归来愉快
诗人对功名的态度是:
A. 非常追求
B. 不必过分追问
C. 完全放弃
“千里波声”表达的是?
A. 平静的海面
B. 海浪的声音
C. 风的呼啸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