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题泰州司理廨舍小亭》

时间: 2025-05-07 12:45:02

诗句

凿去为亭因得池,面池老柳蔽仍亏。

客来不用勤修供,乞与绳床令赋诗。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2:45:02

原文展示:

题泰州司理廨舍小亭 赵蕃 〔宋代〕 凿去为亭因得池,面池老柳蔽仍亏。客来不用勤修供,乞与绳床令赋诗。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凿去土石建亭子,因此得到了一个池塘,面对池塘有一棵老柳树,虽然遮蔽了部分视线,但仍有欠缺。客人来了不需要费心准备丰盛的招待,只需提供一张简陋的绳床,让他们在此赋诗。

注释:

  • 凿去为亭:指凿去土石,建造亭子。
  • 因得池:因为建造亭子而得到了一个池塘。
  • 面池老柳:面对池塘的老柳树。
  • 蔽仍亏:虽然遮蔽了部分视线,但仍有欠缺。
  • 客来不用勤修供:客人来了不需要费心准备丰盛的招待。
  • 乞与绳床:请求提供一张简陋的绳床。
  • 令赋诗:让他们在此赋诗。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格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此诗即为其代表作之一。创作背景可能是在泰州司理廨舍小亭中,诗人感受到了自然与简朴的生活之美,因此写下此诗。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诗人任职泰州司理期间,于廨舍小亭中创作。诗人通过描绘小亭、池塘和老柳树,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欣赏。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简朴的小亭环境。诗人首先描述了凿石建亭后得到的池塘,以及池塘边的老柳树,这些自然元素构成了诗中的主要景致。接着,诗人表达了对于简朴生活的向往,认为客人来了不需要繁琐的招待,只需提供一张绳床,让他们在此赋诗,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诗意生活的追求。整首诗情感平和,语言质朴,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回归自然的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凿去为亭因得池:诗人通过凿去土石建造亭子,意外地得到了一个池塘,这里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2. 面池老柳蔽仍亏:面对池塘有一棵老柳树,虽然遮蔽了部分视线,但仍有欠缺,这里可能暗示了诗人对完美景致的追求。
  3. 客来不用勤修供:客人来了不需要费心准备丰盛的招待,这里体现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推崇。
  4. 乞与绳床令赋诗:请求提供一张简陋的绳床,让客人在此赋诗,这里体现了诗人对诗意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拟人:将老柳树拟人化,说它“蔽仍亏”,赋予了柳树以人的情感和行为。
  • 对比:通过对比繁琐的招待和简朴的绳床,强调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偏好。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简朴自然生活的向往和对诗意生活的追求。诗人通过对小亭、池塘和老柳树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简朴生活的推崇,体现了诗人超脱世俗、回归自然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小亭:象征着简朴和宁静的生活环境。
  • 池塘:代表着自然和生命的源泉。
  • 老柳树:象征着岁月的沉淀和自然的恒常。
  • 绳床:代表着简朴和诗意的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凿去为亭”是指什么? A. 凿去土石建造亭子 B. 凿去池塘建造亭子 C. 凿去柳树建造亭子 答案:A

  2. 诗中的“面池老柳蔽仍亏”表达了什么意思? A. 老柳树完全遮蔽了池塘 B. 老柳树部分遮蔽了池塘,但仍有欠缺 C. 老柳树没有遮蔽池塘 答案:B

  3. 诗人认为客人来了不需要什么? A. 丰盛的招待 B. 简陋的绳床 C. 赋诗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推荐阅读赵蕃的其他诗作,如《题临安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等,这些作品同样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简朴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可以与唐代诗人王维的《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进行对比,王维的诗同样表达了对于自然和简朴生活的追求,但风格更为恬淡宁静。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
  • 《赵蕃诗集》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新乐府 杏为梁 刺居处僭也 曲江早春 夏旱 新秋病起 会昌元年春五绝句。病后喜过刘家 感镜 喜老自嘲 得行简书,闻欲下峡,先以诗寄 赠元稹 斋居春久感事遣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宿寓 包含害的词语有哪些 贞名 包含短的词语有哪些 不可名状 二字旁的字 少吃俭用 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龙字旁的字 广字头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雨字头的字 包含溉的词语有哪些 蹑足其间 作怪兴妖 弋字旁的字 不可胜记 过涉 旗节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