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15: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15:28
伟哉登国世,灵武定戎兵。
拓土能图大,求才实励精。
公侯新爵重,台省旧风清。
自匪谟长世,鸿图岂易成。
这首诗赞美了伟大的国家治理与稳固的军队,强调开疆拓土的抱负和对人才的渴求;同时也提到新的公侯爵位愈加重要,朝廷的风气愈加清明。诗人认为,想要实现长久的规划与理想,绝非易事。
作者介绍:夏竦,字子文,号久斋,宋代诗人,曾任官职,精通诗文,尤以骈文见长。他的作品常关注政治与历史,体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国家稳定发展时期,诗人借古书反思历史,表达对国家治理的思考与期待。
这首诗以雄浑的气势和深刻的内涵展现了夏竦对国家治理的思考。开头的“伟哉登国世”便直入主题,表达对国家繁荣的赞美。接下来的句子通过“灵武定戎兵”强调了国之强盛与军队安定的重要性,暗示着一个国家的根基在于其稳定的军事力量。
“拓土能图大,求才实励精”则展示了诗人对开疆拓土及重视人才的期盼,反映出当时社会对国家发展和人才引进的重视。这一部分不仅体现了夏竦的远见卓识,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普遍价值观。
最后两句“自匪谟长世,鸿图岂易成”则是对理想实现的深刻反思,诗人意识到,建立一个强大的国家与实现长远的理想,绝非易事,这种思考不仅为当时的治理提供了借鉴,也为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启示。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国家治理的深刻思考,体现出重视军事与人才的必要性,同时反映出理想实现的艰难,体现了诗人对国家未来的深切关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灵武”主要指什么?
A) 国家强盛的象征
B) 人才的渴求
C) 军队的安定
D) 以上皆是
“拓土能图大”表达了什么样的意图?
A) 对国家的期待
B) 对军事的重视
C) 对人才的渴求
D) 对历史的反思
诗的最后两句强调了什么?
A) 理想的实现容易
B) 理想实现的艰难
C) 国家治理的成功
D) 对人才的重视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