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3 01:46: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3 01:46:09
送清励上人游福建
禅子自矜禅性成,将来拟照建溪清。
南看闽树花不落,更取何缘了妄情。
这首诗的意思是:禅者自以为禅修已然成功,未来希望能照见建溪的清澈水流。向南望去,闽地的花树依旧繁茂,不知道还有什么原因能让他放下妄念。
皎然,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世纪,字希言,号皎然,擅长诗歌和禅宗,作品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本诗创作于皎然送别一位名为清励的禅师前往福建的场合。福建是中国南方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与禅宗有着深厚的渊源。诗中表达了对禅师的祝福与对其禅修之路的期待。
这首诗在形式上采用了五言绝句,简单而又富有哲理。开头两句直接描绘禅师的自信与追求,展现了他在禅修方面的成就感,仿佛禅修的境界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然而,随后的句子则转向对自然的观察,表达了禅师在追求清净与自在的同时,依然对世间繁华的眷恋。诗中提到的“闽树花不落”,不仅指代自然的美丽,也象征着人心中难以割舍的情感。整首诗在描绘人与自然、人与自身内心的斗争中,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哲思,既有对禅的向往,也有对世俗情感的反思。
整首诗表达了禅宗修行者在追求内心清净的过程中,面临自然美丽与世俗情感的挑战。禅修与日常生活的矛盾,反映了人们在追求解脱与面对情感的纠葛之间的挣扎。
诗中“禅子自矜禅性成”中的“矜”字是什么意思?
A. 骄傲 B. 自卑 C. 忧虑
“将来拟照建溪清”中的“拟”字可以理解为?
A. 打算 B. 反对 C. 怀疑
诗中提到的“闽树花不落”暗示了什么?
A. 自然的美丽 B. 禅的境界 C. 人的执念
王维的《送别》中同样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但更注重自然景色与情感的结合。而皎然的这首诗则更专注于内心的修行与对执念的思考,体现出禅宗的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