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同李司直题武丘寺兼留诸公与陆羽之无锡》

时间: 2025-05-12 05:24:37

诗句

陵寝成香阜,禅枝出白杨。

剑池留故事,月树即他方。

应世缘须别,栖心趣不忘。

还将陆居士,晨发泛归航。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2 05:24:37

原文展示

陵寝成香阜,禅枝出白杨。
剑池留故事,月树即他方。
应世缘须别,栖心趣不忘。
还将陆居士,晨发泛归航。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场所,陵墓化为香气四溢的小山,寺庙的树枝从白杨树中伸出。剑池中留有古老的故事,月光下的树影仿佛来自他乡。人生在世总要分别,但心中的志趣却不会忘记。最后提到陆居士,清晨时他泛舟归航。

注释

  • 陵寝:指的是古代帝王或贵族的墓地。
  • 香阜:香气四溢的小山,象征着宁静和神圣。
  • 禅枝:指寺庙中的树木,暗示着禅宗的修行。
  • 剑池:指的是与剑有关的传说,象征着历史的沉淀。
  • 月树:月光下的树影,表示时空的交错。
  • 陆居士:指陆羽,唐代著名的茶学家。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皎然,唐代诗人,字明之,号月溪,主要活动于中唐时期。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山水、禅意为题材,作品多描绘田园风光和闲适生活。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皎然在武丘寺时,表达了与友人陆羽的惺惺相惜,以及对友谊的珍视。诗中蕴含着对世事的思考与人生哲理。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陵寝、禅枝、剑池、月树等意象的描绘,展现了一个宁静而富有禅意的环境。诗的前两句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象,陵寝和香阜的结合,突显了生与死的交融;禅枝出白杨,暗示了在禅意之中寻求内心的宁静。接下来的两句则转向人生的哲理,强调无论生活如何变迁,内心的追求和志趣是永恒的。最后一句提到陆居士,表现出对友谊的珍重与对未来的期待,暗示着人生的归途与希望。这首诗以清新的风格和深邃的哲理,引人深思,展现了皎然诗歌的独特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陵寝成香阜:描绘古墓化为小山,象征着宁静与安详。
  2. 禅枝出白杨:寺庙的树木从白杨中生出,暗示着灵性的追求。
  3. 剑池留故事:剑池承载着历史的传说,表现出对过往的怀念。
  4. 月树即他方:月光下的树影仿佛来自异乡,表现出对远方的思念。
  5. 应世缘须别:人生在世总会有离别,反映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6. 栖心趣不忘:内心的追求与志趣不会忘记,强调内心的坚定。
  7. 还将陆居士:提到陆羽,表现出对友人的思念与敬重。
  8. 晨发泛归航:清晨出发,象征着新的开始与希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陵寝比作香阜,暗示宁静。
  • 对仗:如“剑池留故事,月树即他方”,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象征:通过自然景象象征人生哲理,使诗意更为深远。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人生的无常、友谊的珍贵以及内心追求的坚定,传达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陵寝:象征着历史与逝去,表达出对过去的怀念。
  • 香阜:代表着和平与安宁。
  • 剑池:历史的积淀,象征着过往的故事。
  • 月树:象征着时光的流转与思念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陆居士”是指哪位历史人物? A. 陆游
    B. 陆羽
    C. 陆贾

  2. 诗中哪一句表达了人生的无常? A. 应世缘须别
    B. 还将陆居士
    C. 剑池留故事

  3. 诗中“香阜”象征什么? A. 战斗
    B. 宁静
    C. 旅行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孟浩然《春晓》

诗词对比

比较皎然的《同李司直题武丘寺兼留诸公与陆羽之无锡》和王维的《鹿柴》。两首诗均描绘自然景色与内心感受,但皎然的诗更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王维的诗则更突出人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过鸣皋隐者 重送陆侍御使日本 寻华山云台观道士 过孙员外蓝田山居 送马员外拜官觐省 送张少府 送冷朝阳擢第后归金陵觐省 过故洛城 送张管书记(一作送张管记从军) 送郑书记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和婚 疚愆 刖趾适屦 身字旁的字 脚结尾的成语 霜峰 龍字旁的字 血字旁的字 智贵免祸 跅幪不羁 条记 目不交睫 包含糗的词语有哪些 视频电话 旡字旁的字 又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如恐不及 普开头的成语 提土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