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送张管书记(一作送张管记从军)》

时间: 2025-07-12 21:28:21

诗句

边事多劳役,儒衣逐鼓鼙。

日寒关树外,峰尽塞云西。

河广篷难度,天遥雁渐低。

班超封定远,之子去思齐。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2 21:28:21

原文展示:

送张管书记(一作送张管记从军)

边事多劳役,儒衣逐鼓鼙。
日寒关树外,峰尽塞云西。
河广篷难度,天遥雁渐低。
班超封定远,之子去思齐。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边疆的辛劳与征战的艰辛。边疆事务多是繁重的劳作,身穿儒衣的我追随鼓声出征。寒冷的阳光洒在关外的树木上,远处的山峰已被塞外的云彩遮住。河面宽广,船只难以渡过,天空遥远,雁群渐渐低飞。班超被封为定远侯,而你的理想却希望能够与他比肩。


注释:

字词注释:

  • 边事:边疆事务,指战争与防守。
  • 儒衣:指士人的衣服,象征着诗人身份的矛盾。
  • 鼓鼙:指战鼓和战旗,象征出征。
  • :边关,指边防的关口。
  • 峰尽塞云西:峰峦尽头被塞外的云彩覆盖。
  • 河广:形容河流宽阔。
  • 班超:汉朝名将,因其出征西域而著名。
  • 思齐:想要与班超齐名。

典故解析:

  • 班超:汉代名将,因其在西域的功绩而获得封号,诗中提及他是为了表现士人对于荣华与功名的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钱起(约 768-835),字仲明,唐代诗人,生于苏州,曾任官职,精通诗文,尤其以五言诗著称。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细腻,关注社会现实与人情冷暖。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张管书记即将出征之际,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送别之情,以及对边疆生活艰辛的思考。诗中提及的历史人物班超,也反映了士人对战功与荣耀的渴望。


诗歌鉴赏:

《送张管书记》是一首饱含情感的送别诗,诗人通过对边疆生活的描绘,表现了士人在战乱岁月中的苦闷与无奈。诗的开头“边事多劳役,儒衣逐鼓鼙”直接点出边关事务的繁重与士人身份的矛盾,儒生本应文质彬彬,但却被迫随鼓声出征。接着,诗人描绘了边关的寒冷与孤寂,给人一种冷峻而忧伤的感觉。

“日寒关树外,峰尽塞云西”不仅描写了自然景象,也传达了身处边疆的孤独感,随着“河广篷难度,天遥雁渐低”的景象,诗人将心中的惆怅与不安表现得淋漓尽致。最后,提到的班超封定远,既是对历史英雄的怀念,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理想与追求的向往,暗示了诗人与张管书记之间的情谊与期待。

整首诗结构严谨,意象鲜明,情感真挚,既有对战乱的叹息,又有对友人的祝福,展现了唐代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敏锐的社会观察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边事多劳役:边疆事务繁重艰辛,劳役不断。
  2. 儒衣逐鼓鼙:身为士人却随鼓声出征,体现身份的矛盾。
  3. 日寒关树外:描述边关寒冷的天气,树木在寒风中显得孤寂。
  4. 峰尽塞云西:远山被塞外的云彩遮盖,增加了遥远与孤立感。
  5. 河广篷难度:宽广的河流让渡船变得困难,象征着出征的艰难。
  6. 天遥雁渐低:天边的雁群低飞,暗示归家的渴望。
  7. 班超封定远:提到班超的成就,激励士人追求功名。
  8. 之子去思齐:表达对友人的祝愿,希望他能与班超齐名。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鼓鼙”象征战争的号角,体现紧迫感。
  • 意象:寒冷的日子、孤独的树木、宽广的河流等意象营造出边疆的艰辛。
  • 对仗:诗中有明显的对仗结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对战争与边疆生活的思考,以及对友人的祝福和对功名的渴望,反映了士人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边事:象征战争与责任。
  • 儒衣:代表士人的身份与文化。
  • 鼓鼙:战斗的号角,象征出征。
  • 寒日:象征艰苦的环境。
  • 河广:象征征途的艰难。
  • 雁群:象征归乡的心情。

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边疆的环境,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与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班超”是哪个朝代的名将?

    • A. 汉代
    • B. 唐代
    • C. 宋代
    • D. 明代
  2. 诗句“河广篷难度”中的“篷”指的是什么?

    • A. 船帆
    • B. 帐篷
    • C. 遮阳伞
    • D. 亭子
  3. 诗歌的主题主要探讨了什么?

    • A. 家庭
    • B. 战争与理想
    • C. 友情
    • D. 自然

答案:

  1. A. 汉代
  2. A. 船帆
  3. B. 战争与理想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描写对历史英雄的追忆与感慨。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同样表现了送别与对理想的追求。

诗词对比:

  • 钱起的《送张管书记》与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都表达了对友人的送别之情,但前者侧重于边疆的艰辛与责任,后者则更多地探讨了理想与前途的选择。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既有相似之处,又各具特色。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文学史》
  • 《唐代诗人研究》

通过以上内容的学习与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送张管书记》的诗意与背景。

相关查询

清平乐(送同舍周智隆) 水调歌头 清平乐 蝶恋花 惜奴娇 长相思 青玉案·征鸿过尽秋容谢 南乡子 南歌子 祈雨有感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高字旁的字 难上加难 利上生利 田字旁的字 愣沉 出类超群 龙字旁的字 包含夸的词语有哪些 乙字旁的字 浮钟 禁暴正乱 翘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心字底的字 洋漆马桶 系情 退有后言 包含纛的词语有哪些 榷略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