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48: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48:16
原文展示:
幽石生芙蓉,百花惭美色。
远笑越溪女,闻芳不可识。
白话文翻译:
幽静的岩石上生长着芙蓉花,百花都为它的美丽而感到羞愧。
远处传来越溪女子的笑声,闻到花香却无法辨识花的种类。
注释:
典故解析:
“越溪女”可能指的是越地的女子,古代对越地的女子有美丽的传说。而“芙蓉”在古诗词中常用以象征女子的美丽与清雅,诗人通过对比,突出了芙蓉的独特美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钱起,唐代诗人,字仲明,号少陵。生于唐代中期,是盛唐时期的代表性诗人之一。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见长,常描绘山水田园,表达对生活的热爱。
创作背景:这一首诗是钱起在一次游历时所作,可能是在山水之中,见到芙蓉花的美丽而引发的感慨,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人间美好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幽石生芙蓉”开篇,描绘了一幅静谧的自然画面。幽静的石头上娇嫩的芙蓉花盛开,恰似一个美丽的少女在石头的怀抱中绽放,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接下来的“百花惭美色”则通过对比的手法,强调了芙蓉花的独特与娇艳,使得周围的花卉都为之黯然失色。这种用法不仅让人感受到自然之美,也暗含对人间美丽的赞美。
而“远笑越溪女,闻芳不可识”则将视角转向远处的女子,她们的笑声犹如清泉流淌,给人带来愉悦的感受。然而,她们却无法辨识那芬芳的花香,似乎象征着对美好事物的陌生与距离。整首诗在描绘自然景物的同时,也引发了对美的思考,那种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觉,令人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对芙蓉花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同时也反映出对人间美丽的思考。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